第36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打通戰;結果竟然導致各戰區的**兵敗如山倒;喪師六十餘萬;失地四十多萬平方公里。
然而;隨著華北、山東、華中以及華東各戰場的日軍兵力變得薄弱;一直在敵後戰場活動的八路軍、新四軍卻迎來了反攻的機會;從六七月開始;八路軍與新四軍便展開了區域性反攻。
新四軍第七師也響應黨中央號召;在皖南向小日本發起了反攻;並且取得了極大的戰果;其中最大的戰果便是光復了青陽縣城;在光復青陽縣城後;何克啟便把他的第七師師部遷到了縣城。
說起來的確是非常諷刺;一直以抗戰主力自詡的**一直在喪師失地;直到小日本已經日薄西山;都還能在正面戰場將**打得潰不成軍;攻佔豫、湘、桂等省大片中國領土。
而一直被國民黨汙衊為遊而不擊的八路軍、新四軍卻在民國33年一年;就發動了超過十萬次反攻;摧毀日偽軍據點超過一千個;光復縣城一百多座;解放淪陷區百姓一千多萬。
正因為國共雙方的對比如此強烈;才導致廣大淪陷區的民心一邊倒地向著**這邊傾斜;之後;在決定國共雙方命運的淮海決戰中;堅定站在**這邊的中原百姓;硬生生地用獨輪小車把國民黨推向了滅亡;卻把**推上了執政黨的位置;老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話是有道理的。
言歸正傳;何克啟和舒同文得到情報;黃百韜第軍所屬的三個主力師正在涇縣頻繁調動;其中陳士章的第40師正向著涇縣、青陽兩縣交界處運動;這明顯就是衝著他們第七師來的。
“阿文;陳士章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哪。”何克啟說道。
舒同文卻道:“我看黃百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覬覦青陽縣是虛著;企圖吞併龍口縣、收編皖南抗日救**才是真正的意圖。”
何克啟說道:“我也這樣認為;不過話雖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哪;黃百韜的第軍可今非昔比;尤其是陳士章的第40師;才剛剛換裝美械裝備;那炮兵團裝備的美國榴彈炮;好傢伙;真讓人眼饞哪。”
“老何;你用不著饞他們。”舒同文笑笑;接著說;“第40師那個炮兵團;早晚是我們的。”
“哈哈;這話我愛聽;我愛聽”何克啟大笑起來。
舒同文又道:“不過;現階段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還是如何保住皖南抗日救**第二旅這支武裝;以及如何守住龍口縣城。”
“對頭;龍口縣城絕不能給國民黨。”何克啟說道。
龍口縣城的價值;不在於縣城本身;而在於縣城裡的那座兵工廠
經過長達三年的建設;徐十九在龍口縣城內興建的那座兵工廠已經擁有了相當的規模;目前已經擁有十幾個車間;兩百多臺機器加百多名技師;其中還有反戰同盟從小日本那策反的十幾個工程師。
隨著小日本人力資源的枯竭;國內的產業工人以及知識分子也被迫拿起武器上了戰場;不曾想;卻便宜了中國人;小日本的這些產業工人和知識分子並不像最初的那些日本兵那樣狂熱;一旦被俘;他們很容易就選擇投降;龍口兵工廠的一百多名技師;倒有一大半是日本人。
到現在;龍口兵工廠不僅能夠修理幾乎所有的軍械;復裝子彈以及炮彈;甚至還有能力生產迫擊炮;不過;因為用小高爐煉的鋼材質量不過關;所以生產出的迫擊炮很容易炸膛;但是對於缺乏火炮的中**隊而言;就算是容易炸膛的迫擊炮;那也是火炮;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裝備。
兩人正商量著呢;舒同文的警衛員王小毛忽然進來報告說:“兩位首長;剛剛龍口那邊發過來電報;說是徐司令他已經醒了。”
“什麼;徐十九醒了?”何克啟聞言有些錯愕。
“謝天謝地;老徐終於醒了。”舒同文卻忍不住長出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