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徒)的熱情和興致也被調動起來。

很多疑難雜症,被西醫宣判“死刑”的病例在顧海平的中醫治療下起死回生,因此,人們口口相傳,顧海平的醫療模式便像蒙古高原的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從開始的十幾張床到後來的幾十張床位,都是供不應求,後來乾脆擴充套件為一棟樓的治療區域。

顧海平每天忙得像上滿發條的鐘表,他還在網上開了自己的網診網頁,來就醫、諮詢者絡繹不絕。一天在醫院忙得不可開交,回家上網還要為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進行免費醫療服務,又有很多外地患者慕名而來,顧海平的醫療模式越來越成功了,人卻越來越忙了。

山丹看著日日如陀螺一樣打轉卻快樂著的顧海平,默默地支援著他,毫無怨言。

她知道他有一顆勃勃奮鬥的心,他也相信他有能力和智慧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她除了私下心疼他的忙碌和辛苦外,只是默默地把孩子照顧好,把兩邊老人的事情打理好,把家裡所有的瑣事都處置於無形,不給他再多操一點點心,她希望他可以不為世事煩擾,一心一意完成他心目中宏偉的事業。

三〇六、任重道遠

該作專一發布,請閱讀正版圖書。

如您喜歡敬請收藏!

三〇六、任重道遠

會議期間,有幾個對中醫事業十分感興趣、也看好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向的老總提出,要聘請顧海平做職業顧問,開出的薪資當然不菲。

而顧海平作為軍人,當然也不能這樣兼職賺錢,但他為了中醫事業,答應無償提供支援,技術和模式完全可以提供支援。

但大家也知道顧海平的日理萬機,要想分身幫忙,也必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要想做成一單大事業,就要有顧海平這樣既有自己的想法,又能專心致志,還有極強的執行力的人來統領大家。

畢竟這樣的事業還屬於新型行業,大家還沒有多少可以借鑑的經驗。

於是,老總們就慫恿顧海平轉業或者復原,以換得自由身來複興中醫事業。

而部隊哪裡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當時顧海平碩士畢業特招入伍時,部隊首長曾經就部隊人才待遇以及轉業、復原、退休事宜做過詳細交代。

大抵的意思是:既然選擇入伍,就要做好為部隊奉獻一生的思想準備,轉業當然也有,而碩士學位以上的人才,部隊一般不會“放手”,除非是犯了大錯誤,不得已復原。否則,就準備在部隊幹一輩子,也就是隨著你資歷和學問的提高,部隊退休是必然的歸宿。

碩士畢業,當時的顧海平和山丹被生活所迫,來不及思考那麼多,也覺得作為政權維護的武裝力量,部隊的各方面待遇比地方要好很多,工資待遇高出一個層次,後勤保障也是槓槓的。如果能在部隊退休,也將是個不錯的結果。

兩個人甚至覺得那套軍官服穿起來是那麼英姿颯爽,並且還省了買衣服的錢,從裡到外的衣服都準備的妥妥的,連內褲、襪子、領帶等等都不勞自己費心了。

這對於窮人家的孩子,已是最好的歸屬,當然不會再挑三揀四。況且,部隊答應解決配偶的工作,調動工作;還答應三房一廳的住房;還有隨叫隨到的用車。顧海平便義無反顧地入了伍,倒是覺得簡直是上蒼顧憐,給了他們如此好的條件,兩人也覺得碩士沒有白讀。也堅定地認為知識是改變命運的金鑰匙。

而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顧海平漸漸發現,這裡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編制超標,閒雜人員甚至多於專業人士;人情和關係網嚴重束縛著科室的發展,哪怕一個小護士背後都有著巨大的人際;一些老資格的非專業人士憑著熬年限獲得高階職稱,人便也擺起了老資格,瞎指揮一通,而其“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