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聚會時日與地點均有不同,是以慕容燕到達之後,發覺漁村中空無一人,不見其他江湖豪士,甚至海邊連漁船也無一艘。
慕容燕找了一間茅屋中暫時歇足。到得傍晚時分,忽有一名黃衣漢子,手持木槳,來到漁村之中,朗聲說道:“俠客島迎賓使,奉島主之命,恭請長樂幫慕容幫主啟程。”
慕容燕聞聲從屋中走出。那漢子走到慕容燕身前,躬身行禮,說道:“這位想必是慕容幫主了。”
慕容燕道:“正是。閣下貴姓?”
那人道:“小人姓趙,便請慕容幫主登程。”
慕容燕道:“好,咱們這就走吧。”
那人道:“小人領路,石幫主請。”轉身便行。慕容燕跟隨其後。
只見他沿著海邊而行;轉過兩處山坳;沙灘邊泊著一艘小舟。這艘小舟寬不過三尺,長不過六尺,當真是小得無可再小,只能勉勉強強容得下兩人。想是俠客島怕受邀者帶其他人同行,故作此安排。
那人當先踏入小舟之中,慕容燕也跟著上船。那小舟載了二人,船邊離海水已不過數寸,當真再不能多載一人,幸好時當寒冬,南海中風平浪靜,否則稍有波濤,小舟難免傾蒗。俠客島所以選定臘月為聚會之期,或許便是為此。
那漢子劃了幾槳,將小舟劃離海灘,掉轉船頭,扯起一張黃色三角帆。吃上了緩緩拂來的北風,向南進發。
入夜之後,小舟轉向東南。在海中航行了三日,小船中只有些乾糧清水,慕容燕和那船伕分食。到第四日午間,屈指正是臘月初八,那漢子指著前面一條黑線,說道:“那便是俠客島了。”
又航行了一個多時辰,看到島上有一座高聳的石山,山上鬱郁蒼蒼。生滿樹木。申牌時分,小舟駛向島南背風處靠岸。
那漢子道:“慕容幫主請!”慕容燕當下躍上岸去。
只見島南是好大一片沙灘,東首石崖下停泊著四十多艘大大小小船隻。
那漢子提了船纜,躍上岸來,將纜索系在一塊大石之上,從懷中取出一隻海螺,嗚嗚嗚地吹了幾聲。
過不多時,山後奔出四名漢子,一色黃布短衣。快步走到慕容燕身前,為首的黃衣漢子躬身說道:“島主在迎賓館恭候大駕,慕容幫主這邊請。”說著轉過身來,在前領路。慕容燕跟隨其後。餘下四名黃衣漢子離開了七八步。跟在他身後。
轉入山中後,兩旁都是森林,一條山徑穿林而過。行了數里,轉入一條岩石嶙峋的山道。左臨深澗,澗水湍急,激石有聲。一路沿著山澗漸行漸高。轉了兩個彎後,只見一道瀑布從十餘丈高處直掛下來,看來這瀑布便是山澗的源頭。
那領路漢子在路旁一株大樹後取下一件掛著的油布雨衣,遞給慕容燕,說道:“迎賓館建在水樂洞內,請慕容幫主披上雨衣,以免濺溼了衣服。”
慕容燕接過穿上,只見那漢子走進瀑布,縱身躍了進去,慕容燕跟著躍進。裡面是一條長長的甬道,兩旁點著汕燈,光線雖暗,卻也可辨道路,當下跟在他身後行去。甬道依著山腹中天然洞穴修鑿而成,人工開鑿處甚是狹窄,有時卻豁然開闊,只覺漸行漸低,洞中出現了流水之聲,淙淙錚錚,清脆悅耳,如擊玉罄。
在洞中行了兩裡有多,眼前赫然出現一逍玉石砌成的洞門,門額上雕有“迎賓館”三個大字。走進玉石洞門,地下青石板鋪得甚是整齊。那漢子將慕容燕引進左首一個石洞,說道:“慕容幫主請在此稍歇,待會筵席之上,島主便和慕容幫主相見。”
洞中桌椅俱全,三枝紅燭照耀得滿洞明亮。一名小童奉上清茶和四色點心。
慕容燕在在洞中坐了一個多時辰,用了些點心、清茶,忽聽得鐘鼓絲竹之聲大作。那引路的漢子走到洞口,躬身說道:“島主請慕容幫主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