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
誰知項橐卻說:“吾不博戲也。夫子好博,風雨無期;諸侯好博,國事不治;吏人好博,文案稽遲;農人好博,耕種失時;學生好博,忘讀書詩;小兒好博,笞撻及之。此是無用之事,何用學之!”
一番富有哲理的回答,令孔老夫子既難堪又佩服。
接著,項橐反問了孔子三個問題:“鵝和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鴻雁和仙鶴為什麼善於鳴叫?松柏為什麼冬夏常青?”
孔子答的是:“鵝和鴨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腳是方的;鴻雁和仙鶴善於鳴叫,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松柏冬夏常青,是因為它們的樹心堅實。”
“不對!”項橐大聲說,“龜鱉能浮在水面上,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腳方嗎?青蛙善於鳴叫,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嗎?胡竹冬夏常青,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莖心堅實嗎?”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拱拱手連聲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另外,流傳至今的兩小兒辯日,其中有一人正是項橐,而對於這個問題,孔子也是無法回答。
項橐對孔子說:“人們都說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倫綱常,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聖人,怎麼這些事不給俺講清楚呢?”
孔子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
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
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
直到現在,項橐也被認為是九州神童的典範,而孔子不以年紀論英雄的風範,也讓後人讚歎不已。
高大全借項橐自比,雖然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是從情理上來說,他們還真挑不出來什麼錯。(未完待續。。)
136 程顥的《學生說》(為枯五筆型盟主加更4/5)
孔子是儒家的聖人。
他說的話,做的事,儒生是不能質疑的。
高大全拉大旗扯虎皮,硬生生的把在場的人擠兌的無話可說。
連孔子都抬出來了,你還能怎麼辦?
難道說孔子說的不對?他們還沒有這個膽量。
所以他們還是隻能攻擊高大全不自量力。
“項橐乃孔聖之師,九州第一神童,你高大全何德何能,也敢與項橐相比?”有一個博士不屑道。
其實對於項橐,他也是不屑的。
七歲的項橐,肯定是沒有孔子懂得多。
但是孔子非說項橐是他的老師,那他也只能忍著。
現在高大全想做第二個項橐,他就不能忍了。
高大全回答的也很不客氣,“就算我不能和項橐相比,你以為你能和孔聖相比嗎?是我和項橐的差距大,還是你和孔聖的差距大?”
這貨差點吐血。
他才發現,鬥嘴真的不是高大全的對手啊。
而且高大全扯起孔子的虎皮真的是一點都不客氣的,這貨想誇自己都沒辦法。
到最後,他只能惱羞成怒道:“果然牙尖嘴利,不過太學不是你鬥嘴的地方,而是治學的地方,老夫倒要看看,你到底有幾分真才實學。”
高大全笑了,“我有多少真才實學,不如徐博士親自掂量掂量如何。這樣吧,不如我們比比詩詞?”
徐夫子當即就慫了。
他又不傻,在文試過後,誰會和高大全比試詩詞?
不僅詩詞,就連文章他都不敢。
《愛蓮說》的高度,是他永遠都及不上的。
看到自己的盟友被擠兌的夠嗆,程顥急忙站出來解圍。
“高大全,徐夫子是你的前輩,你一個後學末進對前輩如此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