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到30萬千瓦的規模。”
宋彪稍作思考。
他擔心的是軍事上的威脅,因為庫頁島戰役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即便結束之後。日本在這一地區繼續派遣間諜活動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考慮一番後,宋彪還是同意了這個提議,道:“你可以先讓中科院和核物理研究院先做這方面的預研調查。條件合適的時候上報給中央保密局。”
吳訓之點頭同意。
宋彪對於核電站這個事情,基本的態度是支援發展,但不支援普及,更不支援過早追求商業化運營。他還是希望等到技術條件更為成熟的階段。
在黑龍江下游做一個實驗性的模擬電廠,用於更大規模的技術驗證顯然是更合理的選擇,未來即便商業化運營了。帝國在這一領域也是更多偏重於科研,而非過早的大規模使用,因為帝國是世界煤炭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水利資源也很豐富,有足夠的資源保持較為長期的電力供應發展。
宋彪對科學界肯定不是特別熟悉,他正好就乘著這個機會,同吳訓之詢問道:“如果帝國打算長期佈局發展航天科技。發射人造的衛星,利用太空進行無線通訊和軍事偵察之類的事情,包括髮展太空火箭,月球和火星探測這樣的航天科技,在你看來。誰會比較適合領導這方面的工作?”
吳訓之嚴肅的思索了較長的一段時間,這才同宋彪答覆道:“我認為國內還缺乏這樣的合適人才,甚至在整個國際世界也缺乏這樣的人,如果一定要選,我認為d系列洲際彈道導彈的總設計師屠壽寧同志是最適合的,首先,他所深入研究的彈道導彈和航空動力學是航天科技的基礎,其次,他擁有豐富的系統研究工程的領導經驗。”
宋彪贊同的點著頭。
他原先預計也基本就是這樣。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人類在這個領域的開拓還非常少,雖然天文物理學家在帝國及世界範圍內數量眾多,但真正需要負責這一科研的科學家必須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他需要帶領一個最偉大的團隊完成飛行器的研製,並且送上太空,讓儀器在太空環境中正常的運轉。
吳訓之對此是非常有興趣的,和宋皇帝問道:“陛下,這應該是帝國第二個像核計劃一樣的龐大科研專案吧?”
宋彪頷首同意,道:“是的,我們必須用很長的時間來逐步完成這一計劃,也許需要半個世紀,也許需要十幾年,誰知道呢?就像我們最初從事核物理的研究一樣。我們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非常重要的發明,改變了人類世界和人類文明,現在,我們應該繼續創造更為偉大的新科技,同樣的,只有我們繼續保持鉅額的科研投資,不斷推進科學的進步,帝國才能更為堅實的保持在世界範圍內的領先地位。”
吳訓之很贊成的感嘆道:“陛下聖明。”
宋彪看了一下時間,見時間還早,就讓吳訓之順便將核物理研究院那邊的情況也詳細的談一談,帝國在核物理研究的兩個領域同時發展,一是核武器,二是核裂變發電站,兩個都是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
帝國的核武器在最近幾年中進步的速度非常快,在基本摸清楚整個核武器的理論,並且擁有了完善的產能基礎後,帝國在西北總共進行了四十多次不同情況的核爆炸試驗,整理了足夠豐富的資料和資料,目前,帝國已經完成了氫彈的小型化,也繼續不斷努力提高核彈頭的爆炸當量。
另一方面,導彈研究院也在同多家大型航空武器公司配合,一起研製更為先進的彈道導彈,在中程導彈的研製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後,帝國開始進行系統的洲際導彈研製計劃,一旦該計劃成功,帝國將可以直接使用洲際核導彈攻擊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足以保證帝國在軍事領域的絕對優勢。
德國優先向東和向蘇聯擴張的政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