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衛立煌的運氣並不好,他對面的對手正是松井石根大將,在漢城戰役結束之後,日軍對衛立煌部已是極度驚悚,雖然在理論上並不擔心衛立煌的第二集團軍還有能力越過茫茫山區繼續進攻,日軍大本營還是將松井石根大將派遣到慶尚南道,擔任日軍東亞派遣軍第四方面軍的司令官。

在分析了衛立煌部的部隊情況和主要指揮官的特徵後,戰爭嗅覺極其靈敏的松井石根大將意識到“衛立煌部是支那軍中的裝甲部隊王牌力量,鑑於朝鮮南部地形的情況。該集團軍繼續依靠裝甲力量向東推進的可能性很低”,基於這樣的分析,松井石根選擇將兵力收縮。不設定正面的防禦,而是圍繞智異山佈置高地防線,透過大量的高地相互牽制而遏制衛立煌部的推進。

正如松井石根大將的判斷一樣,衛立煌也很清楚自己的部隊最難逾越的就是智異山這條看似鬆散的防線。如果他要完成中央軍部的計劃佔領咸陽郡,他首先就要打掉雄踞在智異山的日軍第24師團和第2、第8旅團,而他山地部隊和常規步兵師旅的力量遠遠不足以完成這一目標。

衛立煌只能選擇北上。繞道長水郡,再沿江南下進攻咸陽郡,並且用機械化師團強攻谷城、南原,就地駐防,逼迫日軍主動放棄智異山防線,回師救援咸陽,一旦日軍放棄智異山防線。他的裝甲部隊就可以想辦法突破智異山北部的丘陵區,從西側進攻咸陽。

如果日軍堅決不收縮智異山防線,衛立煌也只能讓自己的機械化裝甲師停在南原,既不進攻,也不調動。看住日軍的第24師團和兩個步兵旅團,只是他如何用手裡僅有的兩個步兵師和三個混編旅攻下咸陽,這也是一個複雜的難題。

衛立煌和傅作義不同,他並不是無比熱忱的渴望戰功,相比上將軍銜的誘惑,他更重視作戰的效率,而中央軍部給他的最高指令是阻止松井石根部北上支援畑俊六,所以,他選擇逼而不攻的策略,反過來在咸陽軍北部建立防線,不讓松井石根的部隊北上,坐等傅作義和張自忠進攻畑俊六。

他決定違反中央軍部的計劃,不進攻重兵把守的咸陽郡,而是拿下兵力較少的居昌郡,像一根刺那樣卡在松井石根和畑俊六之間,使得日軍兩部無法相互支援。

當然,他也要冒一個極大的風險,如果傅作義進攻失敗,畑俊六就有可能揮師南下同松井石根部南北夾擊他在居昌郡的防線。

此時的衛立煌並不相信自己的舊上司和學長會失敗,但他一貫要做兩手準備,如果局勢有變,他還必須在居昌郡穩穩的守住,守住這裡,不管何時,松井石根部都將難以撤走,只能坐以待斃等待帝國陸軍一波接著一波的強攻。

衛立煌在接到中央軍部的作戰計劃之後,4月底之前就已經確定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但在真正出兵的這天凌晨,他還是將自己最為信任的部下黃百韜、薛嶽都喊到指揮所,一起重新推敲具體的每一步。

局勢順利的話,他在居昌郡需要多少兵力,防線如何佈置,彈藥儲備,炮兵陣地都將如何設定,局勢不順利的話,那又要如何佈置,這一切都需要一點點的斟酌。

三個人一直商量到凌晨3點鐘的時刻,聽到事前設定好的鬧鐘聲,衛立煌才將手中的鉛筆丟在一旁,同薛嶽感嘆道:“伯陵賢弟,此番居昌郡之舉皆要看你了,日軍基層官兵勇猛好戰,極其尚武,步兵強攻與我等不利,守亦必有重創,故而,你佔領居昌郡之速度必須要快,佔領之後也當千萬小心,我部能支援你的地方極少,唯有請空軍支援,我在長水郡北部坐鎮,屆時會將所有的火箭炮都設在北部,射程之利可助你扼守谷口南線。”

薛嶽當即起身敬禮道:“請軍座放心,屬下必當竭盡所能。”

衛立煌也安撫道:“傅作義和張自忠兩路大軍南下,戰敗之可能性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