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龍椅的,於是他轉而在武英殿登基並在此處理政事,不過沒有多久,他的皇帝夢還是破滅了。

最適合觀看紫禁城全景的地方是景山公園的萬春亭,這裡也是北京中軸線的制高點。從萬春亭往南眺望,紫禁城仍是一片金碧輝煌,只是當年鄭振鐸在這裡看到北京千門萬戶隱蔽在綠海中的情景,已經隨著他起高樓而不復追尋。

廖偉棠攝影

//

………

03天壇與天輝映的藍琉璃

………

BlueGlazedTempleofHeaven

文餘六可

圖何經泰

1420年,明永樂皇帝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了天壇。這個巨大的祭天神廟位於故宮正南偏東的城南。也許和那個時候還保留著一些相似,南城在今天仍是京城中比較後發展的區域。拜後發展之賜,南城鮮有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群用來遮天蔽地,從長安街中心地段往南即使是步行也不需要很久,就可以張望到高撐空中蓋笠一樣的祈年殿鎏金寶石藍琉璃頂或是綿亙數公里素樸的灰磚圍牆之一隅。

北方的園林不比江南建造的細巧雅緻,多是宏大敘事,動輒佔地數百公頃。有一種說法,天壇當年的設計者們顧忌天壇是祭天之所,皇帝既然自稱是天之子,“老天”的居所自然要大過“天子”,因此天壇的佔地面積比故宮要大兩倍。大概出於同樣的顧忌,天壇的主體建築都以深藍琉璃瓦敷頂,不敢僭越使用本屬皇家園林專用的明黃色琉璃,而每年度的祭天大典開始前皇帝更要到丹陛橋東側專設的具服臺臨時將黃袍換成藍袍以向上天演示他虔誠的敬畏和頂禮膜拜。這樣的祭典在這裡延續了數百年,直到上個世紀的1914年,史稱竊國大盜的袁世凱當上皇帝的時候又聲勢浩大地操辦了一次之後就正式拉上了帷幕。

天壇的南北東西各有一門,其主要建築集中在內壇中軸線的南北兩端。對於匆匆的遊客來說,最好從南門開始遊覽。從南門進園,依次先到圓丘壇,這座幾何造型祭天壇的建築充滿奇思巧技,壇面、臺階、欄杆所用的漢白玉石塊全是九的倍數,象徵九重天;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造型像是一個小號的祈年殿;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圓形磨磚對縫的圍牆,門向南開,就是很有趣的迴音壁。在迴音壁試迴音要方法得當,如果同行兩人,兩人應面向北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才能聽見彼此的說話。迴音壁北有祈年殿、皇乾殿,是北端的重要建築,其間由一條寬闊的丹陛橋相連線。天高雲淡的晚秋時節跨出祈年殿的大門,順著這條三百多米長筆直的甬道往南望去,門廊重重,越遠越小,天地渺然雄渾似是極目無盡,令人不得不讚嘆當年設計建築的手法和靈感。天壇另有東側的遊廊、神廚、宰牲亭和西天門的齋宮等建築和古蹟。特別是齋宮,因為是皇帝典禮前沐浴焚香清心靜養留宿齋戒的地方,不似天壇的其他建築那麼恢弘高遠儼儼然天庭氣概。暮春時分,齋宮內外兩道護城河的河池鋪滿盛開的紫花沙參,榆葉梅絢爛的花枝隱現在紅牆懸山頂綠琉璃瓦建造的重重回廊房舍和小小的月亮門上,透著庭院深深的人間氣息。難以想象,八國聯軍那時候怎麼就能把聯軍總司令部設在這樣的清幽淨心之地而不得些感化。

其實對於把天壇當作自己生活空間向戶外延展的市民來說,天壇的華美建築只是他們在這裡活動的一個大背景,更大的吸引力來自這是城區獨有的森林公園。明清以來天壇廣植松柏,至今已成森然巨林。近年市政園林部門重新認識到這裡的經濟和生態價值,實施了一系列重建復原計劃,斥資挪走了在園內外駐紮的許多單位和建築以恢復擴大綠地。無汙染的生物防蟲技術,也使得在天壇居住的鳥類群落的繁殖生息環境比大多鄉野地方還好,是偌大都市中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