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祖大壽的想法(第2/3頁)
章節報錯
了山海關。”
“損失如何?”
“趙幼虎的關寧——”
“我問的是遼西百姓損失如何。”
祖可法愣了一下,但還是據實回答:“趙幼虎所過之處,百姓無不被殺,房舍村鎮無不被焚,遼西損失慘重。”
祖大壽笑了,是自打降清之後,第一次笑的這麼發自內心。
“好啊,這個小定王一來,就弄出來了么蛾子,很好嗎。對了,你叔叔怎麼應對的?”
“我叔叔已經下令正黃旗漢軍,全軍戒備,隨時應敵。”
祖大壽扭頭,非常嚴肅的吩咐:“我命令你,你帶的兩個蒙古團營,一定不要輕舉妄動。不要輕舉妄動,你聽明白了嗎?”
當初祖大壽成為錦州總兵時,麾下最強悍的部隊主要由蒙古逃奴組成的降夷左、右兩營共一千人,分別由桑昂(漢名桑永順,清譯桑噶爾寨)、那木氣(清譯諾木齊)統領。
祖大壽素來依靠其作戰。據說在大淩河之戰後,崇禎帝認為這些蒙古人“殺人而食,敗則先奔”,實屬無用,兩次要求祖大壽殺了他們。
祖大壽義子,就是這個祖可法聽說後,私下寫信勸其父不要殺蒙古人。
蒙古人聽說這道命令後,準備發動兵變,活捉祖大壽,事情洩露,祖大壽對桑昂說:“我待你們如同兄弟,你們為何這樣?”
桑昂回答說是自救,於是祖大壽與之盟誓,其部隊中的蒙漢官兵從此再無猜忌,而且在其麾下的察哈爾部的拱兔諸子也參加了盟誓。
後祖大壽投降,皇太極認為錦州未降的蒙古兵,鐵了心不會歸清,下令全部處斬(一說與清軍激戰而死)。
朝鮮王子李感慨:“如此忠勇,華人所罕,骸骨至今堆積於錦州東川邊。”並認為祖大壽坐視不救,愧對這些蒙古兵。
然而,祖大壽並非如此,而是上書皇太極,以蒙古諸部已經歸附大清,再殺蒙古人會激起遼西敖漢等蒙古人,仇視之心為由,將蒙古兩營,以及察哈爾諸子,豢養在祖大壽的宗族根基廣寧,合計三千人,由其義子祖可法統領。並以自己的私財供養,成為祖大壽最鐵桿的追隨者。
這也是為什麼祖大壽沒有了利用價值,曾經背叛過皇太極,皇太極卻只能軟禁祖大壽,而不敢殺他的原因。
祖可法聽到義父如此安排,就瞭然於心了,立刻保證:“兒絕不輕舉妄動。”
然後站起來,走到廊下,逗弄一對鍾愛的八哥。
被多爾袞訓誡後,祖大壽立刻不再養貓,改養八哥了。八哥會說人話。
祖可法跟過來,這裡,離著僕人比較遠。裝作逗鳥,低聲說話,不會被看管監視的人所發覺。
祖大壽給八哥餵食,低聲道:“這個小定王,有點意思了。他先生擒李巖,戰退李過。解了大明南面威脅,又在紫荊關,逼住李闖不能入直隸。而最近,竟然還不知道用什麼手段,讓李闖離開了西北,去禍害江南去了。江南,有好戲啦。這樣,整個直隸的危機就徹底的解除了。嗯,好手段啊。”
祖可法也跟著道:“最大的能力,就是利用危難,他竟然改變了崇禎皇上的性情,逼著朝廷施行了最對局面有利的改革,從根子上,改變了朝廷的局面。”
祖大壽點點頭:“而他在席捲山東沿海,獲取了壽光食鹽,看似是為鹽戰爭,卻將手伸進了山東,又背靠大海,避免了兩面受敵,真的是在軍事上穩紮穩打啊。”
祖可法吹著口哨逗鳥之後,小聲道:“而孩兒最看好的是他竟然勸說了皇上,假意和滿清議和,大大的拖住了大清,為他繼續穩定整個直隸爭取了時間。”
祖大壽對八哥剛剛說了一句人話,故意哈哈大笑,但嘴裡卻是小聲說:“這一次滅了六萬清兵,更見大明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