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謀興沖沖的帶著三千多,未來百戰軍官回到了京師,向自己的好兄弟李巖,展示自己得意傑作時候,李巖卻表現的憂心忡忡。

面對李巖的憂心忡忡,呂謀簡直不敢相信:“我是這麼殫精竭慮的挖來基礎幹部,能提高新軍的戰鬥力,你怎麼反倒不高興呢?”

李巖這次,是真的第一次,鄙視了呂謀的軍事常識。

“我的王爺,什麼樣的將官帶出什麼樣的兵,這你不反對吧。”

呂謀點頭:“我堅決贊同。當年就有一直軍隊,善打硬仗,號稱排炮不動,必是十縱,還有一個飛毛腿軍隊,穿插叫敵人喊媽。怎麼啦。”

現在,李巖對於這個小定王,總是莫名其妙的給來上一段,莫名其妙的故事,已經免疫。

“既然王爺知道,那麼你帶回來的這些將士,都已經習慣了防守。那麼他們帶出的軍隊,自然就將貫徹他們的習慣,將以防守為特長。

但是,我的王爺啊,未來短期內,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拓展生存空間,是需要進攻的。你給我弄出一批防守特長的軍官,我怎麼實現拓展空間的目標?防守,是不能拓展空間的,難道你不知道嗎?”

呂謀徹底的無語了,剛回來時候,還興奮的慶幸自己,得到了一批骨幹精髓的心,徹底的拔涼拔涼的了。

人家李巖說的沒錯,看到的真準,不愧是軍事家,一眼就看出來了本質。

一群善於防守的將官,一定只能帶出善於防守的兵。這就好比,李雲龍的隊伍什麼時候,都和孔傑的隊伍特點不同。

憑藉著一支支善於防守的兵,那自己和李巖的目標是拓展空間,奪下壽光鹽場的軍事計劃,那還怎麼完成?沒戲。

更何況,條件成熟,恢復大明全國,是要勇往直前,是要進攻進攻再進攻的收復每寸土地的,結果一群善守到兵,要他做什麼?

看來,專業的事,還是得專業人士辦啊。

“那我們乾脆,將這些將官,全部整編到到四軍中去,讓他們積極訓練,做為未來可能和滿清談判失敗,應對可能的滿清第六次入寇,怎麼樣?”既然握著這樣善於防守的牌,不能浪費了。

皇太極五次入寇京畿,已經為後續的滿清奪取中原,把所有的事情都鋪墊好了。

繼任的福林,其實是多爾袞,不可能停止取代大明的腳步。

歷史不會因為沒有吳三桂的叛變,有了呂謀再造了大明,就會改變滿清入主中原的野心。

李巖為定王如此臨機決斷,長遠眼光佩服無比:“就按照王爺的方法辦。現在,皇族主體的第五軍,為保祖宗江山,心氣正高。那麼,我們就將第五軍,訓練成一支無堅不摧的鋒利長矛,帶著他們攻城拔寨。”李巖一拳砸在桌子上,然後又不無擔心:“只是,王爺顧念親情,捨得嗎?”

呂謀無所謂的哈哈一笑:“為了這個大明重生,他們應該為此付出,而不是單單靠我父子兩人。更何況,他們和我毛的關係都沒有。”

一想這話說的,明顯崩潰自己的人設,趕緊補救:“是我們已經出了五服。呵呵,親情在祖宗江山危亡面前,我只能不顧了。”

你的說詞太蒼白了,我正式確認了你,你不是老朱家的種。李巖斬釘截鐵的斷定,比DNA檢測還準。

為了打造出一把鋒刃利劍,呂謀和李巖,將參戰過直隸南部之戰軍隊中的有功將士,大批的抽調進第五軍,也就是黃帶子軍。

為此,盧以行和楊松山,追在被調走的寶貝將士後面,哭喊著,拉扯著挽留,這可都是自己的戰鬥力,中堅核心啊,王爺,給自己留點吧,但呂謀不為所動。

如此一來,在呂謀的手中,已經有了五個軍,一個獨立師,十六萬將士。

其中三個軍,具備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