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溝囟醞環⑹錄�⒍蘭倚攣藕退嗜頌�諾南�⒌淖分稹=櫨帽B蕖の�鵠鋨攏≒aul Virilio)的速度理論,作者看到,在現代性狂飆的當代,電視擁有的速度資源所具有的強大破壞性效果。在超速的傳播中,時空距離幻化於無形,痕跡遺落,記憶消失,我們還來不及感受,現在已如曇花一現成為過去,獨立的思考只能是天方夜譚。
由此,我們可以迴轉頭來審視第一章的內容。如果說,登月直播曾經激發出人類在浩瀚與渺小的遊移間難以名狀與訴說的情感衝動,併產生出征服慾望滿足後的快感等相對正面的感受,那麼,對於“9。11”,對於不久前發生在東南亞某國的劫殺事件的即時直播,則更多地將大眾的情緒導向“憤慨、恐懼、慈悲,甚至具有攻擊性,接近酷刑的情感波動”。在電視以正義保護神姿態出現的背後,毫無疑問地隱藏著追求最高收視率的“黑手”。說“黑手”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公眾應該享有最大程度知情權的民主社會的規則,而且是即時的。只是,什麼該知情,什麼不該知情的決定權卻並不在公眾手中。“電視要讓人看,讓人明白,要賦予注視以意義,要創造傳奇。然而,其實這只是個悖論,因為這個影像的世界也是由字詞控制的。字詞製造了恐慌、幻景、拋棄、吸引、安心、破壞和謊言”,正如福柯不遺餘力地對語言論述結構與社會權利之間的關係所做的闡述,電視語言同樣集中體現出社會權利與文化、倫理之間錯綜複雜的勾結與共謀。當今社會文化制度的有效維持和運作,依靠的正是這些語言的論述所形成和擴充套件的基礎。人們無疑無法不相信這些影像,它們具有超強的“製造現實”的效果,而它的危險即在於此:嘗試建立一種真實。我們知道,所謂的真相需要時間的剝絲去繭,專業的調查取證。然而,在一種集體性創傷的後遺症和強迫症的驅使下,人們不斷在內心重溫、回溯和放大曾經的目睹,受挫的情緒隨之膨脹與發酵,在調查結論出爐之前就群情激昂,到一個遙遠的國家打一場無名戰爭之箭已在弦上。如果真有陰謀,我們在成為獵物之前,卻也曾經參與過獵殺。
世界不在遠方,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可以不必關心一場發生在別處的戰爭,一種不可能罹患的疾病,一類用於他人的武器,一次處心積慮的實驗,然而我們能避開盤中之餐、口中之藥、“也許你看不到,但你總能聽得到”的電視的魔力嗎?與其說本書寫的是陰謀,不如說它更多關注的是危機——一種人類對自我命運愈發難以掌控所表現出的深層心理危機——將一種虛弱無力和曖昧無名的狀態驅散所做出的抗爭,藉由一種似是而非的假想找到短暫逃離的輕鬆。也許,陰謀真的存在。是的,它一定存在,卻並非新鮮之物。它來自更遠的時代,早在“光明會”成立之前,在人類社會政治化、集團化、商業化、利潤化,甚而科技化之時。
翻譯本書的工作可以說是在因緣巧合下的一次衝動,一次完全逃離專業範疇的冒險,一次對意識深層諸多疑問的回訪,一次在浩渺繁雜的知識海底的尋寶旅程。跟想象中所有翻譯者必然有過的經驗一樣,艱難攀爬之時有之,困惑煩躁之時有之,懊惱遺憾之時有之,然而,喜悅、滿足與感激之時亦有之。基於本書,可能還多了一份從開始面對“陰謀”時的好奇,到中段的壓抑,到末期的解脫的情緒過程。雖然德魯茲(Gilles Deleuze)曾表示:“新符號學總是透過轉化才得以產生,因此,翻譯具有創造力”,然而,最大限度地忠於作者的語言風格卻是本書翻譯過程中不遺餘力希望達成的目標。在兩個月不到的緊促時間中,譯者盡著最大的可能,希望將作者時而激憤、時而嘲諷、時而調侃,更多是嚴肅與中立的文字表情傳遞給讀者。在此,需要一併感謝“本週圖書”的主編、責編、校對,以及其他工作人員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