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說。要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採納,開此後二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局面。

著作有《春秋繁露》和《董子文集》。

功成身退 姜太公的成功經驗(1)

戊寅年二月 天氣 今日心情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道德經·第九章》)

就在我昨晚寫部落格的同時,景王已經把我交給他的律文刪改完畢,然後連夜叫大臣去找一批能工巧匠,準備要造無射鍾了。

今天去見景王的時候,他顯得很興奮,拉著我的手一再說律文寫得好,並且向我描述了一番變法後的景象。

我也很高興,倒不是說高興景王對我的褒獎,而是高興他能夠採用我律文中的絕大部分作為新法,我甚至隱約覺得景王像是一個思想上的知己。

老實說,在我這些年的讀書和為官生涯中,我都沒有認真寫過一篇東西。原因很簡單,一則很多道理前人都已經寫到了;另外我對寫文章向別人講道理,或者苦口婆心勸說別人,比較不以為然。能領悟的人自然會領悟,不能領悟的人,你跟他說再多也沒用。這次寫律文,主要也是礙於景王的面子,不過自己確實也寫得很認真,寫的時候並沒有太多想法,只是把這輩子讀書處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寫出來而已。

景王的褒獎卻讓我回府之後久久不能平靜,我在想接下來我的去處。繼續留在朝中為官?這顯然是景王所希望的。但是我非常明白,變法一旦開始,以我對這次變法所作出的貢獻,很可能景王會任命我一個要職,甚至宰相。

但這並不是我所希望的。按照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很想退休回老家隱居,就算是粗茶淡飯、山野寂寞也不要緊,我本來就不是個喜歡熱鬧的人。這幾年的積蓄已經足夠我回老家蓋幾間房子,在山林之間頤養天年。本來我就不是一個喜歡高官厚祿的人,而此次為朝廷寫律文,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刻意推託固然矯情,但要是倚仗著這點事情加官晉爵,也不是我所希望的,我對名利並沒有什麼慾望。

何去何從的問題糾纏了我一整天,晚飯後散步時,我突然想起了姜尚。姜太公是我朝的開國元勳了,這在大周誰都知道,他可真算是大器晚成了。據說他出山之前還做過很多小生意,在菜場賣過牛肉。後來大週一統天下,姜太公功勞巨大,在朝野威望也很高,不管是周武王、朝中文官武將,還是民間普通老百姓,都非常尊敬他。按理說他應該理所當然是當朝宰相了,可是他卻自己要求,不在朝中做官,而是去了營丘做了齊國的國君。當然了,姜太公去了齊國之後把那裡治理得非常好,也算是一方諸侯,但和在朝中為相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以他的功勞,加上那麼大的歲數,為什麼還要不辭辛苦跑那麼老遠去一個小邦而不在朝中為官?很明顯,姜太公他太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了。

我當然不敢自比姜太公,但倒是可以借鑑一下他的做法。

我不是一個政治家,也不是軍事家,既不能幫助景王打理朝政,也不會領兵去征討那些不聽話的諸侯。我不過是個讀書人,區區一個圖書館人員而已。律文既然已經寫好了,我想我也應該退休了。一件事情做得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不過,功成身退並非一定要到深山老林裡去,有的人太過拘泥了。其實,如果你有了很大的功勞也不居功自傲,不自我膨脹,這樣自然後贏得別人的尊重,令大家都還記著你的昔日之功,這也是一種功成身退。

點選(896) | 評論(3)

范蠡①:功成身退,真是大智慧!近日我們越國已經打敗了吳國,夫差那小子也被逼死了,我也打算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