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
“那灣子只有你我二人,再就是那個漁夫,不過是萍水相逢罷了,又有甚麼麻煩。”
“萍水相逢!”那漢子重複了一下,喃喃道:“如水中浮萍,時聚時散。”臉上浮現出一絲佩服的神色來,道:“這詞用來形容亂世中人倒是貼切的很,先生定然是大有學問之人,某家倒是失敬了。”
“哪裡哪裡!”施樹德不由得暗自警惕起來,他出身宮中,又曾經受天子信重,言行談吐與常人實在差別太大,稍不留神,便會露出痕跡來,強笑道:“少時讀過點書,不過後來家道中落,也就荒廢了,胡謅了兩句,見笑了。”
當時北方戰亂,許多家道中落北方的世家大族的讀書人只得逃往相對於比較安定的南方,歷史上像這樣的人在楊行密、錢繆、王審知等人的幕府中都有很多,那漢子見施樹德不願回答,也不追問,便笑道:“某家姓李名銳,請問先生高姓大名,也好有個稱呼。”
“不敢,在下姓施名樹德,卻不知壯士此次的目的地是哪裡?”
此時漁船已經靠上了長江南岸,已經是潤州地界,李銳縱身跳上岸來,便回過身來攙扶施樹德,笑道:“杭州!也不瞞施先生了,某家本是安公舊部,安公被殺後,我受其恩重,去廣陵收拾他與諸子的屍骸。如今諸事已經妥當,便趕往投奔鎮海軍節度使呂方呂相公。”
“原來與我是同路人。”施樹德小心的上的岸來,心中暗忖道,李銳的身份他也猜出了六七分,只是不好捅破了,反而尷尬。口中卻是讚道:“李壯士不忘舊主,行事高潔,有古人之風,在下佩服的緊。”
“知恩不報,與禽獸又有何異?”李銳昂然答道,臉上頗有自得之色,拱手道:“既然如此,我們便在這裡作別吧。”說罷便要轉身離去。
“且慢。”施樹德伸手攔住李銳,笑道:“我此番也是往杭州去的,若是壯士不嫌麻煩,便帶上我一程可否?”
李銳回頭上下打量了一會施樹德,只見此人中等身材,面容尋常,與尋常客商並無什麼區別,倒不像是衝著自己來的,想必此人是聽說自己曾在軍中,想借助自己的武勇護送,想到這裡,便笑道:“有甚麼不可以的。”
於是施樹德付了船資,兩人便一同上路了,那李銳路上指點地勢道路,河流何處較淺可以涉渡;何處山巒有缺口可潛越;何處水草豐茂,可以築營歇息;何處地勢狹窄,可以以奇兵扼守。施樹德表面上只是唯唯而應,心中卻是暗自好奇,他雖然未有經歷兵事,可也歷經艱辛,跋涉千里,並非那種居於深宮之中的宦官,以李銳所言與自己舊日所讀過的兵法一一印證,竟然無一不符,顯然眼前此人昔日在安仁義手下地位不低,像這等人物,為何要冒險渡江投靠呂方呢?施樹德雖然已經決定前往杭州,可在投靠呂方之前多瞭解一點總有好處,想到這裡,他便笑道:“李壯士,在下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施先生只管問,某家自當應答。”李銳正說得興起,不假思索的答道。
“聽壯士方才言談,應當是知兵之人,如今各州藩鎮,對壯士這等人物無不全力招攬,為何壯士卻直往杭州,投奔呂相公呢?”
李銳也不避諱,笑道:“有兩個原因,一來,我與呂相公乃是舊識,此次又帶了安公的骸骨前去,呂相公定然不會薄待與我。”說到這裡,李銳拍了拍自己背上的包裹,臉上神色突然變得陰沉起來:“這第二個原因嘛,淮南無有真主,遲早是呂相公的囊中之物,還是趕往杭州為妙。”
為王前驅 第446章 投奔(2)
第446章 投奔(2)
“壯士這話便差了。”施樹德笑道:“淮南兵甲犀利,士民殷富,剛剛攻取武昌,乃南方第一大鎮,兼且與兩浙據上游之勢,那呂相公有什麼本事我不知道,可若說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