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快啟蒙的年紀,自然不太好跟著去住母親沒出閣時住的院子,遊氏另外給他安排了屋子。
楊淳其實是個極羞怯的小郎君,對忽然出現的姨母表現得既好奇又畏懼,聞言細聲道:&ldo;是!&rdo;
出了四房的正堂念慈堂,沿著迴廊往南而行,沿途可以看見許多影影幢幢的地方,比照白日的印象是假山樹木之類,迴廊上每隔數步都高懸著一盞氣死風燈,倒也不必特別打著燈。
卓昭瓊一邊領路一邊告訴妹妹:&ldo;鏡鴻樓分東樓和西樓,上下各三層,原本母親打算咱們這一房女孩子多起來也住得下,但至今就咱們兩個,我如今都出了閣了,就隨你自己安排。&rdo;
卓昭節忙請教道:&ldo;五姐怎麼弄的?說了我也學一學,從前在外祖父家,我住著母親沒出閣前的院子,卻沒有樓的。&rdo;
&ldo;我讓使女住著一樓,二樓做成書房、琴室和招待些交好的小娘子的地方,三樓我自己住。&rdo;卓昭瓊道,&ldo;哦,前面的修靜庭,是三哥和三嫂住的地方,裡頭還算寬敞,如今無憂、無忌也暫時跟著住,八弟住的朗懷軒不在這條路上,是在那一邊。&rdo;
卓昭瓊在黑暗裡指了指西北的方向,說話間,就下了迴廊,前頭引路的使女忙點亮了手裡的燈,就照見迎面一個月洞門,門邊有兩名健婦守著,看到卓昭瓊與卓昭節,忙抄手道:&ldo;五娘、七娘!&rdo;
&ldo;這月洞門是無憂、無忌出生後才修建的。&rdo;卓昭瓊對兩個僕婦不怎麼在意,隨便點了點頭,繼續為卓昭節介紹道,&ldo;是因為這後面有個小湖,本來是養著些荷花看著的,結果無憂兩三歲時淘氣,去撈裡面的荷花,差點掉了下去,母親就命人過來砌了這牆和門,使人在這兒盯著,不許無憂、無忌隨便過去。&rdo;
卓昭節回頭看了看修靜庭,的確離這月洞門也太近了點,難怪遊氏這麼慎重其事。
過了月洞門,先是一排高高低低的假山,繞過假山才是個不大不小的湖,若在江南如今湖上定然是大大小小的荷葉滿著了,但在長安,夜裡看去一片波光粼粼,似乎半片荷葉都還沒冒出來。
沿著湖邊走了不多遠,就見鬱鬱蔥蔥的樹木簇擁著兩幢小樓,樓下院門上掛著燈,引路的使女正待上去拍門,那門卻先開了,兩個身材粗壯的僕婦笑著迎出來道:&ldo;婢子聽得人聲,彷彿是五娘、七娘來了?&rdo;
&ldo;你們耳朵倒尖。&rdo;因為這兩個僕婦是在鏡鴻樓裡守門當差的,卓昭瓊倒是介紹了一聲,&ldo;這是權氏和詹氏,一直在這兒打掃的,料理花木也不錯。&rdo;
權氏和詹氏又給卓昭節行禮,卓昭節客氣了一句,讓明吟各給了個荷包,兩人僕婦都歡喜得很,一路陪著姐妹兩個進去。
這鏡鴻樓,一進去先是青磚鋪著寬闊的直道,到中途又一分為二,折向東西兩樓,道旁一路茂密的叢木植過去,卓昭瓊是在這兒住到出閣的,雖然遊氏為了迎接小女兒特別翻修過,但格局卻沒大變,她道:&ldo;我住的是東樓,你在西邊,其實我如今也難得回來住,你若喜歡東邊,明兒個叫人把東西搬了也成……&rdo;
卓昭節忙道:&ldo;這都不要緊,再說那是母親給五姐留的地方,我怎麼好去佔?&rdo;
&ldo;那就去西樓看看你住的地方吧。&rdo;卓昭瓊笑著道。
據說東樓和西樓其實一樣,也就是位置不同,因為是預備至少可以安置上五六個嫡女的標準建造的,雖然有三層,每一層地方都不小,三層都設了花廳、臥房、耳房,另有空處自行陳設,要說不同,卻是二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