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以玻璃的暴利相誘,就不信他不心動。

見康熙擰了下眉,繼續看了下去。

看完了,才合起摺子放在御案上。

摺子裡不但寫了利潤之高,連利益分配都寫得清清楚楚。

玻璃的收益三成歸內務府,三成歸康熙私庫,太子拿兩成,一成給詹事府,剩下一成給弟弟胤祜。

內務府的銀子是皇家的開銷,分配比例康熙確實很心動。

「野心不小嘛,名義是為圈錢,實際是為研究火器。」大事上康熙從不含糊,他挑起眉鋒,眼神犀利:「說吧,你還想幹嘛!」

以圈錢的名義,促使他發展火器。

康熙始終認為火器不可盛行,此物殺傷力太強,又好隱藏,讓人防不勝防,若是落到亂黨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到那時,距離大清亡國就不遠了。

「大清的版圖太小了。」太子道。

康熙眉心一跳,神色恢復有過短暫的驚訝,瞬間又恢復了正常,他抬起手指著太子:「你!你好樣的!」

「大清版圖還小?」

「你去問問南懷仁他們國家有多大!問問那些來到大清就捨不得走的洋人他們的國家又有多大!再看看周邊國家有多大!」

「你不妨去問問,誰有我大清山河遼闊、地大物博?」

太子道:「大清物資富饒,是沒錯。兒臣以為,這筆財富可以留給子孫後代。我們這代人既然有能力,何不取用海外的物資?多給子孫留一點,保我大清千秋萬代!」

自己的物資留給子孫後代,去海外掠奪別人的。

明明是強盜思想,康熙卻可恥地心動了。

他盯著太子看了好一會兒。

以往這個兒子終日面帶笑意,處事手段柔和,對兄弟也友愛,極少有強硬的一面,不論是當兒子還是兄弟,都挑不出毛病來。

他還想過太子性子太軟了些。

如今再看,他的野心不在大清,目光不侷限在幾個兄弟身上,哪怕大阿哥佔了個長字,也從不忌憚大阿哥,只想開拓疆土遠徵海外,格局遠比他想像中要大,不負他的培養。

太子目光清正,任由他看。

沉默良久,康熙道:「海外之事,從長計議。玻璃可以大批製作,先把大清富商的錢圈回來。」

頓了下,又補充道:「火器也不急於一時半刻。」

太子道:「皇阿瑪,研究火器刻不容緩。北方毛熊蠢蠢欲動,準噶爾近年來也不安分,勢必要打滅他們的氣焰。若是個不輕不癢的教訓,過不了幾年他們又會捲土重來。」

在和平年代,他不是好戰分子。

但回到清朝,該打的一個也不能落下,康熙不打他以後也會打。

不論如何,他一定要促成火器的發展。

「火器的研究必不可少。只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若不泛濫,皇阿瑪的擔憂不會成真!」太子又道。

「行了,朕還要考慮。」

……

二月二,胤祜七歲生辰當天。

三個鑲著穿衣鏡的衣櫃運送進宮,太子親自帶著人送到三個宮裡,給宮裡地位最高的三個女人。

太皇太后和太后喜得跟什麼似的,一會到鏡子前照照自己的頭髮,一會去理理身上的衣裳,直誇太子孝順。

胤祜特地跑去慈寧宮照鏡子。

他捧著自己的臉,對著鏡子自誇道:「不愧是宮裡最靚的崽,瞧瞧我這帥氣的小臉蛋,闔宮上下也找不到一個能打的。」

「對,咱們小六從小就好看。」太皇太后攬著他直笑,忍不住逗他,「長大以後挑福晉得挑花眼。」

「我才不擔心,有烏庫媽嬤替我掌眼,定會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