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盤差不多的儀器,用雙筒望遠鏡觀看了一陣遠處山腳的靶子,向兩個炮手命令:“座標:32,65;角度:29,裝四分之三藥型燒夷彈,十秒速裝,放!”
兩個炮手在測位士兵的命令下,迅速的挑選出一枚紡錘狀炮彈,開啟大炮後面的炮室,將炮彈裝了進去。
“轟!”
炮手一拉炮栓,大炮轟然發射,巨大的後坐力將大炮震得往後退,若不是事先安裝了築鋤,恐怕大炮會被後坐力弄翻。
隨著大炮的響聲,山腳下的靶子轟然倒塌,燃起熊熊大火。
大炮的威力太大,在觀禮臺上面的人們都能微微感受到一點震動。
群臣原以為自己的心智已經被磨練得夠堅定了,可是面對這種大炮的射程和威力,他們的小心肝依舊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這玩意,太厲害了。以前他們見過的那些大炮,在這玩意麵前那就是一個笑話,根本不值一哂。
“座標:41,73;角度:34,裝全藥型破甲彈,十秒速裝,放!”
還不等在場的人反應過來,測位計程車兵再次下令,兩個裝彈計程車兵挑選了一顆炮彈,再次擊發大炮。
“轟!”
第二座房子是使用大青磚碼成的,隨著炮聲響起,房子的牆面被穿甲彈穿透,炮彈在進入房子裡面之後,轟然爆炸,一座大青磚碼成的房子轟然倒塌。
群臣再次震撼,有些見識的武將心中感慨,有了這玩意,城牆這東西以後還有用嗎?直接一顆炮彈打進牆裡再爆炸,再厚再堅固的城牆也不頂事啊!
接下來的三個目標分別使用全裝藥開花彈、全裝藥震撼彈、加裝四分之一藥遠端彈,每顆炮彈都擊中了目標,簡直是彈無虛發,精準度無與倫比。
今天的武器演示可謂獲得了圓滿的成功,上至皇帝,下至群臣,沒有人不豎起大拇哥叫好了,一群人激動地恐怕今晚上得失眠了。
熟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今天的表演,遠洋鐵廠的工人、技師們可足足忙了大半年。
今天的表演,表演者本身只有一點微末功勞,遠洋鐵廠的工人技師也只有一小半功勞,最大的功勞應給是葉思文的。
遠洋鐵廠所有參加研製這些武器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葉思文改進鍊鋼的方法,遠洋鐵廠根本找不到製作馬刀、槍械、大炮的合適材料。
如果沒有葉思文提供的銑床和車床等機床圖紙,就是遠洋鐵廠煉出來的鋼再好,也做不出來這些精密的器械。
如果沒有葉思文提供各種槍械的圖紙,即使遠洋鐵廠的工人技師再奮鬥十年,也不能取得這些成績。
所以,葉思文現在在遠洋鐵廠幾乎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其實,在葉思文心裡,這些玩意簡直就不值一提。也不看看別人是學什麼專業的,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物理化學雙料博士,別說這些二戰時期的武器裝備了,要是工具和材料合適,就是造一架飛機,在理論上也是行得通的。
最驚心動魄的大炮表演完成,觀眾們都感覺自己像經歷過天人大戰一般,紛紛感覺自己累了,他們心裡都在思量,有了這些大殺器,是不是大明朝就能無敵於天下了呢?許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了,有此等利器,何愁天下不平?
不過他們還有兩點沒有考慮到,第一就是這些大殺器的價值,武器再好,也要一起使用才能顯現出威力,總不能用一杆槍去對付一百個敵人吧!要用虎式步槍裝備一支隊伍,那得需要多少銀子啊?而大明朝現在的財政,對於這些武器,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萬事萬物以人為本,就算你有最先進的武器,沒有人會操作,也是白搭。而大明朝的軍隊,要學會用這些大殺器,恐怕還需要花大力氣培養。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