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常在老頭那裡修車,“大爺”“大爺”地叫,兩人混得很熟。平時帶錢沒帶錢,都可以修了車子推上先走。一次在閒談中,聽老頭說他女兒在附近的幼兒園當阿姨,不知是不是外單位這個?想到這個茬兒,小林興奮起來,立即騎上車去找修車老頭。如果他女兒是在外單位這個,雖然只是一個阿姨,說話不一定頂用,但起碼開啟一個突破口,可以讓她牽內線提供關係。找到修車老頭,老頭很熱情,也很豪爽,聽完小林的訴說,馬上代他女兒答應下來,說只要小林的孩子想入他女兒的託,他只要說一句話,沒有個進不去的。只是他女兒的幼兒園,不是外單位那個,而是本地居委會辦的。小林聽後十分喪氣。回來將情況向老婆作了彙報。老婆先是責備他無能,想不出關係,後又說: “咱們給園長備份厚禮送去,花個七十八十的,看能不能打動她!對門那個印度孩子怎麼能進去?也沒見她丈夫有什麼特別的本事,肯定也是送了禮!” 小林擺擺手說: “連認識都不認識,兩眼一抹黑,這禮怎麼送得出去?上次給前三門單位管人事的頭頭送禮,沒放著樣子?” 老婆火了: “關係你沒關係,禮又送不出,你說怎麼辦?” 小林說: “乾脆入修車老頭女兒那個幼兒園算了!一個三歲的孩子,什麼教育不教育,韶山沖一個窮溝溝,不也出了毛主席!還是看孩子自己!” 老婆馬上憤怒,說小林不能這樣對孩子不負責任;跟修車的女兒在一起,長大不修車才怪;到目前為止,你連外單位的幼兒園的園長見都沒見一面,怎麼就料定人家不收你的孩子?有了老婆這番話,小林就決定斗膽直接去見一下幼兒園園長。不透過任何介紹,去時也不帶禮,直接把困難向人家說一下,看能否引起人家的同情。路上小林安慰自己,中國的事情很複雜,別看素不相識,別看不送禮,說不定事情倒能辦成;有時認識、有關係,倒容易關係複雜,相互嫉妒,事情倒不大好辦。不認識怎麼了?不認識說不定倒能引起同情。世上就沒好人了?說不定這裡就能碰上一個。但等小林在幼兒園見到園長,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幼稚天真。幼兒園園長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人倒挺和藹,說她這個幼兒園不招收外單位的孩子;本單位孩子都收不了,招外單位的大家會沒有意見?不過情況也有例外,現在幼兒園想搞一項基建,一直沒有指標,看小林在國家機關工作,如能幫他們搞到一個基建指標,就可以收下小林的孩子。小林一聽就洩了氣,自己連自己都顧不住,哪能幫人家搞什麼基建指標?如有本事搞基建指標,孩子哪個幼兒園不能進,何必非進你這個幼兒園?他垂頭喪氣回到家,準備向老婆彙報,誰知家裡又起了軒然大波,正在鬧另一種矛盾。原來保姆已經聞知他們在給孩子找幼兒園;給孩子找到幼兒園,不馬上要辭退她?她不能束手待斃,也怪小林老婆不事先跟她打招呼,於是就先發制人,主動提出要馬上辭退工作。小林老婆覺得保姆很沒道理,我自己的孩子,找不找幼兒園還用跟你商量?現在幼兒園還沒找到,你就辭工作,不是故意給人出難題?兩人就吵起來。到了這時候,小林老婆不想再給保姆說好話,說,要辭馬上辭,立即就走。保姆也不服軟,馬上就去收拾東西。小林回到家,保姆已將東西收拾好,正要出門。小林幼兒園聯絡得不順利,覺得保姆現在走措手不及,忙上前去勸,但被老婆攔住: “不用勸她,讓她走,看她走了,天能塌下來不成!” 小林也無奈。可到保姆真要走,孩子不幹了。孩子跟她混熟了,見她要走,便哭著在地上打滾;保姆對孩子也有了感情,忙上前又去抱起孩子。最後保姆終於放下嗷嗷哭的孩子,跑著下樓走了。保姆一走,小林老婆又哭了,覺得保姆在這幹了兩年多,把孩子看大,現在就這麼走了也很不好,趕忙讓小林到陽臺上,給保姆再扔下一個月的工資。 保姆走後,家裡亂了套。幼兒園沒找著,兩人就得輪流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