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地。

潺潺流水的幽靜之音在此地徘徊流連,舉目四看周遭不乏五丈高樹,有的甚至是十丈大樹,葉薄而纖細呈垂落之勢,樹幹筆挺粗壯的杉樹。手掌大的樹葉嫩綠,形狀也如人手分五指,不粗的樹幹枝條縱橫,樹冠寬大供人乘涼,這是楓樹。心形的寬葉繁茂絨絨,不高的樹幹粗壯厚實,年久的更是縱稜之痕遍佈其中,此乃菩提樹。

在這個可以稱作原林的地方十多種不同樹木鱗次櫛比分佈其中,猶如恆河沙數難以計量,樹木雖多,但一點擁擠之感都沒有,樹木都是有規律地栽種在此地。

遠處一亮麗閃光引人注目,葉天弘舉目一看,原來是一個嬌小瀑布,兩丈高的水傾斜而下濺起層層水花,在耀目的陽光下水花如寶珠般閃亮。

在山中生活過九年時間的葉天弘對山林可是有一種特別觸感,他從這裡感受到了和諧感受到了久違的愜意,不過今天來的目的可不是欣賞原林。

兩個車伕在完成了載送葉天弘他們前來的任務後便功成身退,隨後立即就有一位穿著整齊華服的下人前來帶路。

跟在那人身後葉天弘一行七人浩浩蕩蕩地前進,踏著地上陳設樸素的落葉,鋪就淡雅青磚的小道中盡是各式各樣的落葉。

走了將近一刻鐘的時間葉天弘他們便可見到眼前的瓊樓玉宇,穿過碉樓畫棟的建築,行至一處位於小池上的八角蓋頂的涼亭。

亭中正有一個挺拔身影靜立。

見到葉天弘他們如約前來,羅楓臉上微笑相迎。

“天弘小弟來啦”身穿一襲雪白衣袍的羅楓今天分外神彩。

經昨天晚餐享樂,葉天弘對羅楓也不再拘謹於禮,回應道:“來了”

走過小池上的小石橋,途中可以看到池水清澈,五顏六色的錦鯉遊竄其中。到得亭中,葉天弘方覺這內裡地方不小,在外面看的時候,葉天弘只能窺得一二,並不得全貌,所以疑覺這個涼亭能不能容得下八人的站立,不過親身站立這裡方覺此處沒有想象中的狹窄。

兩丈多高的亭頂呈八角延伸,如同油紙傘般遮住天上的耀目讓在內的人們感到陣陣涼意,兼之四處環水乃是酷熱消暑的好地方。

葉天弘一看涼亭上的碧玉磚瓦便可知道非是凡品,若有若無,絲絲的靈氣在碧瓦中透出,這可是價格不菲的古玉才會有的蘊含靈氣的特性。

這種能蘊藏靈氣的古玉不同蘊靈石,蘊靈石乃是與生俱來的自身便擁有著靈氣,而古玉的靈氣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囤積產生的,而且一旦被煉氣士用去又要用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再次囤積出靈氣,實乃是消耗品,而蘊靈石則不是如此,它本身就是秉天地而成,天然的至寶,內藏的靈氣無論是質或量都是古玉望塵莫及的,還有就算用去內裡的靈氣在一段時間內他也能自動生成,除非將蘊靈石內裡所藏的靈氣一次過消耗光,那麼蘊靈石就會變成普通廢石將不可再用,不過有一過人之處,就是蘊靈石可供煉氣士把真元灌注,而又能蘊藏其中,能灌注多少真元還得看蘊靈石的品質大小而定。

看著鋪滿涼亭上的散發出微微碧綠的水性靈氣的古玉,雖然葉天弘知道這不是蘊靈石,但那麼多的古玉也不是輕易得到的,更何況是隻用來做這個涼亭的磚瓦,心裡只能喟嘆阮家財力雄厚。

涼亭中此時已是擺放著一張寬大的八仙桌,四方的桌子旁圍著八張樸素木椅,在羅楓示意下眾人落座。

今天沒有需要特意掩藏,所以眾人都是穿回平素衣物,而除去臉上輕紗的茗蓮當然是展露出讓鮮花黯然失色的美貌,對於茗蓮的美貌,也見到她和葉天弘挽手的親近舉動,羅楓只是用淡笑對上葉天弘。

席上葉天弘隨意問道:“阮賀呢?”雖然有羅楓斡旋調解,但葉天弘對阮賀此人還是不太感冒,所以對其名諱只是直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