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前年陝西回子暴亂起義,以一當百,會不會是有什麼特別法術。這猜測的就多起來。
卻在這時,臺地下上來一個粗布短打扮的光頭,走起路來步履異常穩健,有些腳跟頓地的感覺,一看就是筋長力猛之人。
映著燈火恍恍惚惚看到腦袋頂上有幾個疤瘌。這是個和尚。
為僧者多宅心仁厚見義勇為,不輕易出手,一旦出手也都是明王金剛的絕手,所謂降服四魔。根本就不把人當人看了,無需善化犬教,自然也就不多留情。
他能上來肯定有某些偏見或者什麼原因,袁鳳吟雖然見了和尚多少帶著敬意,但見此僧登臺,卻也是為袁承興著想。鬼五上上下下摸了和尚一遍,和尚還故意摘下念珠,以示清白。
牛牛也比著和尚摸了袁承興一遍,二人簽字畫押。
袁承興走得是一趟撥浪鼓,一待動手,站得還是個輕步,沒什麼大道理,就是本本分分輕輕鬆鬆的一站,但這一站就護住了周身要害,怎麼護得就跟當初袁鳳吟那套一樣,如熊似猿,不再重複。
和尚深吸深呼了兩口氣,“哼呀”有聲,感覺渾身都開始鼓動,出一掌,拉回來,又出一掌,又拉回來,自己跟自己忙活了一陣。馬步正對著袁承興,做了一個攤手護身的請手。
袁承興沒動,右勢換了左勢,還那麼自然地站著,一腳前一腳後,兩腳間隔都不到一腳。
黃光搖動,映得和尚的面孔威嚴英武,和尚上左腿,弧線扣襠,一撐而開,後腿跟上也是一弧一開,滑步而上,滑步的同手兩手也弧線翻繞,似分水破浪一般。
卻見距離三步時,白影一閃,袁承興的胳膊一揚一合,迎著和尚就箭一般射過去,兩人的手被身子擋住看不清晰,之間和尚兩手一陣翻騰,身子突然一曲,倒退小半步就不動了。
袁承興的身子就貼在他身上,似乎還是方才那個如熊似猿的動作。二人以這個古怪的姿勢保持了一陣,袁承興的身子又突然向後彈開一大步,那和尚還是靜靜帶著,身子稍稍前俯,兩手半伸著停在那裡。見袁承興退後走動,這才緩緩放下手來,放得非常緩慢。
臺下人的都驚呆了,這是演得哪出戏。就見和尚緩緩放下手來,朝袁承興深深一躬,頭前的幾位聽到那人唸了一聲:“阿彌陀佛”。這才知道那是個和尚。
遠處的觀眾開始往前擠,看不清和尚的面孔,但總感覺他表情扭曲,見和尚朝臺階緩緩走去,剛一下臺階,一腳踩空,身子滾翻而下,再沒起來。臺上趕緊有夥計下去看,圍了一圈也不敢妄動。
袁承興大大方方走到場子正中,兩手比劃了一下,有心人就看出來了,當是比劃得方才動作。
也不知道是傷了哪裡,臺下就開始議論開來,有人說這是心意拳,因為打聽過了,這人是周口的回回。有人說這是形意拳,打得是個透勁,傷了五臟了。
有人分析的還挺有道理,說這功力大的拳,作用在樁子上有幾個反映。就比如說打樹打樁吧,一種是逐漸加深強度,循序漸進的,有的是直接就能打,不用專門拍。說這形意拳不準打東西,但卻出這個透勁。
就說這勁打在樹上,一種是那樹“騰”一聲,樹只是猛一陣,卻不持久。感覺那勁直透而入,一穿而過,那樹震動不大,但卻明顯感覺道勁力進去了。這是說的比水桶還粗的樹。這是在周身貫通之後,以整力劈進去鑽進去的。而另一種打在樹上,卻是“嗡嗡”震動,那樹能形成一個顫抖,能感覺到力量進去並不透徹,而是從中散開。
此外打在樹上只是樹皮於手掌臂膀間“啪啪”脆響,那胳膊甩得再流暢,也非這等穿透震撼之力。據說這形意拳是以槍化拳,就出來這個勁道。雖然太極八卦同為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