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後進行建省籌備時,中央特別提出了希望海南能在20年裡完成“三步走”的目標:在三五年裡達到全國平均發展水平;10年內趕上國內沿海地區發展水平;20年裡比肩臺灣等亞洲“四小龍”。

為此海南建省時獲得了大量優惠政策,有些比深圳都優惠。比如1988年國務院先後下發第24、26號檔案,其中提到,海南可以自由兌換貨幣;境內投資者自獲利年度起10年內不再補繳所得稅;土地使用權出讓一次xìng簽約最長70年,而深圳等地是50年。

按說有這些優惠條件,足以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注意力,海南建省頭幾年,中央希望把海南作為改革排頭兵和樣板推向國際市場的,將它視作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1993年以前,人人都看好海南的發展,投資者大量湧入,那幾年海南GDP的年增長率在23~40左右,當時海南雄心勃勃提出要成為國內第一個特別關稅區,追趕香港的水平。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海南建省後,雖然有10萬熱血青年跨越瓊州海峽“趕海”的火紅歲月,有GDP年增長40的“跨越式發展”。但也有1985年被官方定xìng為倒賣汽車物資的“海南汽車走sī大案”,有1989年因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引發的“洋浦風bō”,更有上世紀90年代初的房地產“泡沫經濟”和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機。讓海南成為爛尾樓集中展示區,也讓房地產業一談起海南就談虎sè變。

海南的現實環境實在太差,經濟總量很小,基礎薄弱,省內上規模企業寥寥無幾,關鍵是人口太少,只有區區幾百萬,客觀條件嚴重束縛了海南發展。並且在海南的改革探索之路上,曾犯下了幾次大的錯誤,導致海南特區的發展遠遠沒有達到當初中央領導的初衷,使得海南GDP增速在國內只排得到中下游水平,失去風光的海南泯然眾人矣了。

海南在改革中因為一系列的教訓而導致改革步伐大為延緩,並導致海南上層一直對於海南發展前景猶豫不決。表現在外就形成了在發展方向上的諸多爭論,而且在很長時間裡都沒形成定論。

有人主張海南應該搞貿易突破,有人則堅持無工不富,有人認為應該優先發展重化工業,有的認為旅遊先行,甚至還有少部分人堅持認為,海南應該“吃小灶”,只要國家網開一面,允許在海南設立賭場和***,海南很快就能趕上東南亞國家和臺灣地區。但長時間爭論沒有結果,嚴重耽誤了海南的發展,失去了很多機會。

而從1993年起,由於國家改革開放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上海,海南發展進入了低á,GDP的增長落到了4~6之間,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二,甚至有人提出海南應該回歸廣東。烏蘭其告訴了楊星一組資料,一是“九五”時期全國吸引外資金額增長80,而同期海南僅僅增長了百分之2。2,相差近40倍。另外建省頭幾年,海南外來投資企業8400家,到“九五”後期,大概只剩下900餘家,大部分外來投資企業都走了。

回頭一看,中央定下的三步走目標,連第一個目標海南都沒達成,海南和全國的發展水平都還有差距。面對這種局面,海南上下深感壓力山大,因此對於楊星投資建設洋浦港和提出的“國際旅遊島”的計劃才會如此重視。

看完報告後楊星想了半天才開口:“海南是一個孤懸海外的島嶼,和大陸的物流與人流聯絡皆不暢通,建設類似於香港那樣的自由貿易區或特別關稅區本來是最有潛力的一條路子。海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海南的發展程度取決於它的開放程度。不過可惜時運不濟,我聽說89年和92年海南兩次向中央國務院正式請求建立特別關稅區,但一次遇到了89年那場大風bō,後來又因為洋浦港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所以關稅區一直拖著沒辦是吧?”

烏蘭其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