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武,到得大青山腳下,自會釋放薄布將軍,你們若要跟著,希望保持好距離,別讓我產生誤解。”說著,他單手晃動著明晃晃地銀環,以示威脅。
“你放心,我既然允諾,自不會多生枝節,你也要信守諾言,保證薄布將軍的安全。”耶律黷武聲音再高,也是顯得底氣不足。
李承訓哈哈哈大笑,再次撥轉馬頭,疾馳而去。他的這份置之死地,而不計生死的氣勢,終於使得耶律黷武不敢輕舉妄動。
他之所以選擇載著阿史那薄布最後離開,是考慮到金甲、銀環不能令他深信,賈墨衣和出塞鷹又是女流不便與薄布共乘一騎,白將軍和鐵手鷹傷勢不輕,難以應對突變,也只有他,捨去性命,甘願冒險。
草原之上七騎駿馬奮蹄狂奔,它們奔向的地點非是大青山的方向,而是折向東去,他們的目的地在平州與幽州之間大概五十里的地方,因為那裡是駐紮著賈維所率領反攻平州的五萬大軍的駐地。
李承訓並不擔心這樣做會把突厥大軍引去,從而暴露大唐幽州府僅剩的五萬精兵,他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自信耶律黷武投鼠忌器不會亂來,而這五萬大軍駐紮在草原上也是極其不安全的,很容易面臨突厥大軍從平、雲、幽三州三面合力圍剿,因此他要把這五萬大軍先帶到大青山上去。
大青山地形複雜,唐園、通天橋、十八道嶺等諸多防線易守難攻,對付善於草原馳騁的突厥鐵騎來說,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工事,一旦這五萬兵入主大青山,他便近可攻擊幽州,退可防守活命。
他現在略微有所擔心的就是這五萬大軍是否會聽命自己,若沒有殺狼四虎,有賈墨衣的證言,這些官軍或許會歸順自己,畢竟自己在草原上的名聲還可以,但有殺狼四虎,他們四個若要兵變,他是控制不住的。
所以,殺狼四虎的兵權是一定要削去的,而由自己的人來取代,這樣才可以使五萬大軍俯首帖耳,但又不能立即不用四虎,否則很容易譁變一路風馳電掣,李承訓心中也在不停的思索如何用四虎,如何控制這五萬大軍,如何奪回幽州,若是這幾件事辦妥,他在幽州的地位將會牢不可破,甚至天高皇帝遠的李世民也不得不對他有所顧忌,但他並非想要顛覆大唐,而是另有鴻鵠之志,於是還要思謀如何讓李世民放心,如何走出國門,構建自己的帝國大廈。
草原上一馬平川,李承訓等人更是快馬加鞭,不到兩個時辰便到得那五萬大唐軍士的駐地。
因那附近沒有山丘,五萬唐軍只能駐紮在草原之上,但他們用物資和馬匹圍成了一個圓陣,圓陣之外還有設定許多壕溝,絆馬索這裡的陷阱,以防止突厥鐵騎襲擊,可以說也算是把防守做得很到位,否則賈維也不敢隻身離開軍隊。
“什麼人?”唐軍隊伍中有人呼喝,“再靠近,格殺勿論!”
李承訓等人此時正站在壕溝之外,距離唐軍圓陣還有數十米遠,聽到對面軍士示警,他們不得不翻身下馬,而令銀環前去軍中通報詳情。
“三弟,若是這銀環……”見銀環疾步而走,白將軍靠到李承訓身邊小聲說道。
“大哥所慮正是我所擔心的,但這五萬大軍必須要收入囊中,咱們見機行事吧。”李承訓小聲回答,同時他把韁繩交給白將軍,向金甲走去。
他們二人所擔心的是四虎到得軍中,不會傳達賈維的遺命,而會趁機竊取軍權並將他們全都綁縛起來,押解京城,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大。
金甲正扶著馬背站在地上,他傷在下腹丹田,這一路顛簸使他傷勢加重,見李承訓來到身前,忙抱拳為禮,並試圖迎上兩步,卻是兩腿如棉絮一般險些跌倒,多虧李承訓搭手扶住,他連聲道謝。
“金甲將軍,大都督也曾言四虎之中或有內奸,你認為誰最可疑?”李承訓不說廢話,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