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扶壺撿箭的潘鳳,總想著在小大王投中後,為其歡呼雀躍一番,可直到最後也沒辦到。

會客廳前,巫羅正在安排眾“內門、外門弟子”要做的一系列的瑣碎活計。

因為今晚上要按照小大王的指示舉辦一場名為“第一屆白虎山弟子入山儀式”的夜宴。所以,瑣事特別多。

“高丹、高魯,你二人負責埋鍋設灶,可辦的到?”

“辦的到!”都是鄉下孩子,怎可能辦不到!

“陳臻、吳昊,擔柴運水。”

“是!”

“杜仲,除草夯地,平出十丈空地。”

“是!”

“李猛李大力、夏侯元讓,斫木為案、鋪草為席,於此空處設宴。”

“是!”

“…伐木為梁檁,和泥作坯,建屋舍。”

“…備齊燭火、油燈等雜物。”

“……”

五十三人各行其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場面。

山腳下,陳縣令指揮鄉民往山上運送著糧食、菜蔬以及一些時令瓜果。

這些物資,不是縣裡的資助,更非陳縣令個人所出。而是來自於這些天聚集在白虎山腳處的那些攤販、貨郎。

白虎山因“燕大王”而揚名,山腳處也由此行人如織,慕名而遊者、朝拜大王者,絡繹不絕。

商販們的“小生意”也因此十分的火爆。尤其是兩日的“白虎山大比”期間,收穫巨豐。

更讓他們高興的是,以後“大比”三個月進行一次。有此“盛會”的支援,白虎山一定會成為天下名山之一,白虎山腳也一定會成為不遜於州郡肆列的貿業區。

大比結束後,白虎山上多了五十三名人員。其吃食、住所、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商販們覺得自己等人得了“小大王”的恩惠,而且以後還要仰仗著白虎山,所以眾人一合計,便約定了一個規矩---“白虎山上眾人的生活必需之物,由山腳處的商販們一力承擔。”,並在今日起就籌集了物資,準備運上山。

燕小乙聽說此事後,特地由巫羅下山表示了感謝。而陳縣令拉著趙縣尉,自告奮勇擔下指揮轉運之職。李進則拉著不情願的杜畿,從旁協助。

時間,就在眾人有序不紊的忙活中很快過去了。

夜幕降臨,燭火升起。

所有人分次坐好,先是由燕大王開口發言。

他沒多說,只是將白虎山相關人員的身份重新規劃了一遍。

“自今日起,白虎山上,本大王之下,設四階。”

“第一階,長老。”

“第二階,真傳弟子。”

“第三階,內門弟子。”

“第四階,外門弟子。”

“外門弟子,身在仙門之外,不值一提。”

“內門弟子,可得仙家的如意兵甲,屬方叩仙門之輩。”

“真傳弟子,可習仙法,可使仙兵,可用仙器,可乘仙獸。”

“長老,統領外、內、真傳三階。非以一敵萬軍者,不可任長老。”

“外門弟子四十三名,人員無變動。由巫羅暫任‘外門門主’一職,掌外門弟子之賞、罰、升、降,潘鳳副之。”

“內門弟子,增夏侯惇一名,共計十人,由‘內門門主’李進暫時管理。”

“真傳有四:任秀兒、李進、巫羅、潘鳳。”

“長老無一。”

燕大王說完這些就坐下了。只餘下在場所有人的心裡頭翻翻滾滾,如掀巨浪。

外門弟子都暗暗握緊拳頭。

登天之階就在眼前、仙路已然可期!夥計們,努力吧!

內門弟子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