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侍衛應一聲便向下帶廖立,卻被孔明攔住:“慢。陛下,為臣的話還沒說完。臣雖說這些字是廖侍中所寫,但只這些字,卻也並不能斷定這些事乃廖侍中所為。”
孔明的話把我弄糊塗了,大殿中諸人也都看著孔明,不知他到底在說什麼,連廖立也住了聲。孔明展開那張紙,指著那字道:“陛下請看,這些字每一個都很整齊,所以正是蠶頭雁尾,字字渾成,可惜全篇看起來,卻似少了一種東西。”
少了東西,少了什麼?我定睛看去,卻是什麼也沒有看出來。李嚴在一邊忽一頓足:“若不是丞相提醒,我幾乎忽略,不錯,全篇看來,少了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拙劣謀篇,有些字句好象是拼上去的。”
孔明大笑:“不錯,這些字,就是拼上去的,陛下,可有襄陽紙,錯些給微臣一用。”
我早已信服,忙著人取來襄陽紙。孔明又道:“再拿些細絹,還有筆墨。”
我把自己的龍案讓出,親自拿起墨磨起來。孔明告了罪,提起筆來,在細絹上寫了大大地一個“和”字。寫完之後,略晾一晾,放在了一張襄陽紙上,細細展平壓實。接著孔明噙了口水,輕輕噴成細霧,籠在那細絹之上。過了片刻,孔明說聲:“成了。”將細絹放在一邊,拿起襄陽紙,果見那個“和”字已經透過細絹,端端正正的印在襄陽紙上。孔是把那紙交到我的手中,我拿著它與那紙書信對照著,終於拍在龍案之上:“好手段!”
孔明說道:“其實我這種噴水的方法並不出色,另有一法是以蒸醋來燻,蒸氣一起,襄陽紙墨跡清晰,有如手寫,卻不會留下任何水漬,而且紙絕顯得古舊些,似是數年前這憲兵。我相信,這封書信,便是以此法偽造的。廖侍中雖然與我不睦,時時口角,但文人相輕,自古皆然。他沒有任何惡意。我雖登高位,為百官之長,卻也不過是一介書生出身。並無所長,難免犯錯。而他才華出眾,見識過人,有他提點,我也會經常想一想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拾遺補缺,把事情做得更好。況且,以他的驕傲,就算對我不滿,也必當面指出。絕不屑於背後出招,用這種辦法來算計我。”
孔明說著,走到廖立身前,叫著廖立的字道:“公淵,你我相識二十餘載,眼見你我都到也不惑之年,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你還不知道麼?整天在朝堂上鬥來鬥去,卻連不相干的旁人都知道了。用這樣一條計,來離間你我。可笑我們自以為是荊州俊傑,天下英才,落入圈套而不自知。若果然中計,你我榮辱還是小事。誤了季漢地大業,上對不起先帝和陛下,下對不起百姓萬民。此後真相大白,留在朝堂上的人更有何面目以對世人?”
廖立再也受不了,撲得一聲,給孔明跪了下去:“丞相,廖立平素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總與丞相做對。今日方知我比丞相,有如星火之於皓月,丞相是君子,我是小人,故丞相如海。能容天下,廖立如浪花,胡亂跳動以為能事,卻不知自己地真實面目。我此番犯下大罪,丞相反為我開脫,雪我奇冤,廖立謝了!”
孔明道:“何出此言,我們皆是季漢的臣子,理當同心同德,共佐漢室。亮以後有不當之處,還請侍中賜教。”
兩人相視,孔明微微而笑,廖立卻落下淚來。
李嚴在一邊,忽得沉聲道:“丞相說得好生輕巧,眼下廖立身犯大罪,法不容情,就算此信不是他所寫,他此時亦未洗清嫌疑。況他以身投敵之罪,遠大過構陷這罪,丞相雖為百官之長,亦無法翼護猛罪之人。丞相除了這一猜測,可還有其他證據?”
孔明愣了一下,緩緩搖頭道:“我相信,此事另有隱情。”
李嚴冷笑道:“那就是沒有其它證據了。如此,得罪了。陛下,微臣身為御史大夫,主管糾察百官,現在把廖立帶下去了。”
李嚴佔住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