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然後熱烈的掌聲嘩啦啦的響了起來。阿德里安微笑著起身,面對所有人欠身致意,並將和自己同名的男主角布羅迪拉到身邊。和他一起接受觀眾們的掌聲。
這部電影雖然拍攝的時間不長。成本也就3000萬左右,但費了很多事情。不說在柏林和波蘭取景,光是隱瞞訊息,不讓媒體和業界知道具體的拍攝內容和情況。花的功夫和時間就難以估量。不過就憑現在的掌聲,以及人們眼的震驚——不管是否真心——就知道這都是值得的。
當然,始終伴隨他的好運氣也起了很多作用,自始自終情況都在控制當,比如那幾場爆炸戲和街頭的槍戰。以及道具坦克的使用,都非常有效率,既拍到了想要的效果,又沒有讓圍觀的人猜到電影的主題。而幾位主演都發揮得很出sè。尤其是布羅迪,阿德里安要他減去30磅體重,要他在漆黑的屋子裡餓上幾天,他什麼話都不說就照做了,拍攝的效果自然也就異常好。
作為戛納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鋼琴家》無疑是合格的。而且還超過了主辦方的期望。第二天各大娛樂媒體,無論歐洲還是美國,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本屆的戛納電影節,並在頭版用震驚的口吻描繪著奇蹟導演的又一部新作。
“一部讓人驚訝的作品,奇蹟導演首次涉足二戰大屠殺的題材。”——《解放報》
“兩個阿德里安一起創造了一部讓人震驚的電影。”——《費加羅報》
“電影斯皮曼在德**官面前的演奏。從最初的生澀到最後的激情無疑是整部電影最為經典的場面。”——《泰晤士報》
“奇蹟導演再次做出了讓人意料不到的舉動,當所有人都猜測他會執導一部關於二戰的戰爭片時,最終的成果卻是關於大屠殺的作品。在《辛德勒的名單》之後,好萊塢再次將目光放在這個題材之上。而且角度更顯得特別。”——《洛杉磯時報》
人們很驚訝,非常驚訝。正如《洛杉磯時報》所說的那樣,根據之前透露出來的資訊,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阿德里安在歐洲忙活了兩個月是在拍攝一部戰爭電影,很可能是關於二戰的。人們很期待,即使劇組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他們依然一廂情願的將其拿來和《拯救大兵瑞恩》做比較,這可真是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沒想到的是,在戛納電影節上最終揭曉後,雖然還是和斯皮爾伯格的作品進行較量,卻是另一個題材,一個更敏感的題材。所以,也用有人在網路上稱,阿德里安這是為了和斯皮爾伯格爭奪好萊塢第一導演。
“我從來沒那麼想過,這些傢伙可真無聊。”懶散的穿著襯衣站在桌邊,透過膝上型電腦翻看著網路上的訊息的阿德里安嗤笑的說道。
“是啊,你的目標可比這個要大多了。”掀開被子拿起衣服套在身上後,從床上下來的伊萬卡用揶揄的語氣說道。
“所以你要幫我看好了,”阿德里安笑著攬住她的腰肢,低頭在她豐滿的柔軟上吻了一口。
“我要提醒你,艾德,在昨晚給你夾過之後,我只是用紙巾擦了下。”伊萬卡好整以暇的說道。
阿德里安頓時露出一副噎住的表情,知道對方嬌笑著往於是走去後,才沒好氣的在她翹臀上重重來一巴掌,真不愧是查理茲調教出來的。
他的目標的確要大得多,好萊塢的第一導演?別開玩笑了,那有什麼好爭取的,讓斯皮爾伯格去頂這個名頭吧,就算讓蓋茨頂全球第一富豪的光環那樣。相信一些敏銳的人現在應該已經意識到了他的目標,就像天天為他打理事務的伊萬卡,而涉及到其的肯定異常鬱悶,到時候的選擇可不那麼容易做的。
不過想要百分之百的拿到自己想要的,僅僅靠《鋼琴家》還有些力有未逮,所以阿德里安還有別的方面算計,這就是他拿著《鋼琴家》參加戛納電影節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