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要你親手收集並甄選過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直接給我幾份相關資料目錄。”克勞德笑著說道。

“沒問題,”阿德里安嘆了口氣,“反正這也需要時間,我會給你足夠的資料,克勞。”

因為阿德里安的緣故,ac傳媒涉足部落格業務很早,在布蘭妮開通部落格之前就有這方面的運營了,儘管因為大勢一直都沒什麼效益,但在這一塊已經是將其他傳媒集團甩得遠遠的了。所以就算他不說這些,隨著部落格的興起,集團也會主動去發掘這一塊的潛力。

當然,有了阿德里安的先知先覺,ac傳媒在這方面只會發展得更快更好,網際網路的傳播這塊大蛋糕,ac傳媒必然會分去最大一塊。

這就是我的傳媒帝國!阿德里安躊躇滿志的想著。

暫時不提這個,進入02年的1月份之後,《紅磨坊》也該進行首映了,不少影評人在點映的時候已經來洛杉磯看過,畢竟這是奇蹟導演的首部歌舞片,而且他的首部奇幻片在12月初上映的時候大獲好評,無論是帶著好奇的心思還是抱著挑刺的心態,都不容許他們錯過。

“儘管沒有太多的創新,這依然是部精彩的歌舞片,阿德里安充分把握住了應有的精髓,動人的歌曲和美妙的舞蹈,加上男女主角的出sè演繹,以及充滿起伏的劇情,還有豐富的華麗的sè彩運用,讓人不由回憶起上個世紀歌舞片最為流行的時代,也讓人窺視到了一絲紅磨坊在那個年代的奢侈和**氣息,堪稱電影與後現代主意完美結合的典範”稱讚的人如此評論。

“這是出沒有靈魂的鬧劇,所有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其他作品裡拿過來的,阿德里安想要表現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你都不知道該看什麼,這不過是用華麗、頹廢而做作的畫面所堆砌出來的一部電影。”這是持批評意見的人的看法。

相對於《指環王》獲得的稱讚,批評《紅磨坊》的聲音就稍微大了點,這很正常,畢竟《指環王》挾托爾金的影響力而來,又拍得的確大氣具有史詩感,影評人就算批評也不會批評得太過。自然而然,當奇蹟導演的另一部電影上映後,就要多承受一些。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持批評意見的人並非都是針對阿德里安,正如大加稱讚的人又並非都是為了吹捧阿德里安,重要的還是電影本身和觀眾的感受,壓制批評的聲音並不能遮掩什麼,更何況《紅磨坊》缺乏創新是連阿德里安都承認的事實。不過話又說回來,歌舞片也的確不好創新,尤其是古典味的歌舞片,超出曾經風靡的歌舞片的模式的話,無論觀眾還是影評人都不會待見。

有意思的是,法國那邊的影評卻是一邊倒的稱讚,參加了首映式的法國記者幾乎將這部電影形容得彷彿是這幾年最好的歌舞片一般。

不奇怪,阿德里安版的《紅磨坊》雖然沒有參加01年的戛納電影節,而且主演都是英國人,再不然就是英聯邦的人,但畢竟講述的是巴黎最為著名的酒吧的故事,男主角也是從美國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到巴黎追尋自己的夢想,多少還是滿足了他們的自尊心。

更何況這還是是奇蹟導演首次製作和法國有關的電影,雖然法國人盡力掩飾這點,在評論裡也更多的是在談劇情而不是導演手法,但不過是yù蓋彌彰罷了。正如他們口口聲聲說什麼不喜歡好萊塢,哪裡充滿了銅臭而不知道藝術為何物,但心底還是極其渴望自己國家能被一個超級大國承認,自傲與自卑其實是一對孿生兄弟。

所以,當著名的國際大導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傳媒集團的董事會主席,尊敬的阿德里安?科威爾先生,製作了一部法國電影,尤其是在製作了充滿義大利風情併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後製作的,法國人怎麼可能不感到舒服。

不過不管法國人再怎麼誇讚,決定《紅磨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