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圓滿;但也因為這種不圓滿,讓許多人想從言情小說和愛情電影裡尋找慰藉與補償。

以前少不更事時,我總愛看一些悲劇性的愛情故事,認為那是一種深刻的感受與洗禮,可以讓自己更加成熟內斂。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我開始害怕看到悲劇結局的愛情故事,因為還想抱著一絲樂觀美好的想望與期待,也因為不想再經歷那種酸酸悶悶痛痛的感受。唉!白某人得承認,年紀愈大,反而愈禁不起失落、惆悵、憂鬱的折磨。

這陣子連續看了幾本張小嫻的小說,我的心情也跟著灰了好一段時間,那種鬱卒到透不過氣的感覺真的很令人難受。當然,這並不是說她的小說不好看,相反的,我覺得很不錯,只是……只是……唉,就是令人覺得太悲傷了。

那一刻,身為讀者的我,終於能體會為什麼出版社儘量要作者們避免寫一些悲劇色彩的故事了,想來不是沒有他考量的道理在。

無可否認的,大部分的人仍是喜歡看圓圓滿滿、溫馨快樂的愛情故事,畢竟現實中愛情殘酷、不圓滿的一面,大家已經看得夠多了;而美好的言情小說就像是愛情的桃花源一樣,能讓人從中尋求一些小小的快樂與滿足。

所以,本人身為說故事的人,確實應該負有讓讀者們心情愉快的使命,儘量避免寫出悲劇的愛情故事,最多最多也只來個“悲喜交加”,但保證一定是圓滿大結局。

不過在這裡,白某人也要提醒諸位看倌們,得要分清楚現實與虛構的區別喲。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