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而已,因為納粹德國要做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阻止的。

在此次訪問之前,帝國中央四大信託公司在德國的資產已經清楚售出,大部分的購買方是德國政府和美國財團,價格雖然不高。但也對得起帝國四大公司在過去二十年間的付出。

帝國私營企業和民間在德國的投資相對較少,遠不如在法國和瑞典的投資規模,就這十年而言。帝國在歐洲主要扶持重心是西班牙,主要的投資國是瑞典,而中法也依然是相互投資規模很大的戰略合作國。

中法現在簽署的是《中法全面戰略合作條約》,注意這裡面所使用的“條約”一詞。這就說明該協議對雙方都有嚴格的限制,譬如說,如果法國遭受德國侵略。中國就必須無條件中斷對德的戰略和軍事物資的出售,並且禁止對德的技術轉移,同時有責任向法國提供一切情報領域的支援。

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只有法國和巴西同中國簽署的是這一級別的協議,這就意味著法國和巴西是中國的兩個準盟友,雙方互利互惠,法國利用同中國的特殊關係維持其在歐洲及世界範圍內的特權地位。而中國也依靠同法國的特殊關係,確保在法國及法國殖民地的經貿利益,同時透過和法國的配合對歐洲施加影響力。

中國和巴西是完全一樣的情況,巴西利用中國的支援平衡美國在南美洲的影響力,而中國也透過和巴西的合作維護自己在美洲的利益及話語權。

除了法國。中國在歐洲的還有西班牙、瑞典、德國、波蘭、希臘,所以現在肯定是一個很尷尬的情況。

所以,宋彪皇帝此次訪問歐洲也肩負著很多歐洲人的希望,希望他能調停日益緊張的德法矛盾,他顯然做不到這件事,但他至少能讓德國暫時等一等,多給德國自己一點時間,也多給法國一點時間。

他在歐洲訪問的這段時間,德法兩國給一個情面暫時別開戰,特別是德國總要有所顧忌。

對中華帝國來說,能否乘著華皇陛下訪問歐洲的這段時間,利用這個來之不易的拖延期迅速解決中英和日本方面的問題是非常關鍵的事情。

訪問法國之後,宋彪皇帝抵達英國,而帝國中央聯合航空艦隊也在同期抵達朴茨茅斯海港,對英國公眾開放展覽,並與英國的海軍航空兵舉行的聯合的軍事飛行表演。

對英國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後,宋彪皇帝再次前往瑞典,同瑞典政府簽署《中瑞全面戰略合作條約》和《中瑞自由貿易協約》。

這個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中國目前在瑞典的投資規模非常高,中方的資本在瑞典國家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超過1/3,幾乎所有的瑞典銀行和重要企業內部都有中國資本的存在。

這就意味著中國必須同瑞典簽署一份更為嚴格的相互保護協約,以防止納粹德國進攻瑞典,如果納粹德國真的進攻瑞典,那將會徹底激怒中國。

在此之後,宋彪皇帝繼續南下訪問西班牙。

人類的衰老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長達半個月的連續訪問讓宋彪皇帝更深的感覺到了身體的腐朽,這是一種無法抵抗的力量,每一年,他都會更近的感覺到死亡的恐懼。

他已經學會如何與死亡通行。

他承認自己的衰老,承認自己的滄桑,以及日漸保守的心態,並且懇請每個人都諒解這一點。

在他訪問歐洲的過程中,每一個被訪問國的政府及元首都要意識到這一點,那位曾經席捲亞洲,建立不世功勳的亞洲皇帝已是一位溫和而稍稍有點古板的老先生。

很多時候,他還是像過去那樣固執的討厭虛假的客套,討厭那些繁瑣而無用的行程安排,但更多的時候,他會減少那些不必要的安排。

不管是希特勒元首,還是法國總統保羅。雷諾,倒是都更喜歡和這個不再咄咄逼人的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