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真正想要和美軍全面開戰,特別是在50年代之前,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宋彪絕對不會幹這種蠢事,因為根本不可能戰勝對手。
什麼都能拼,唯有後勤是真的拼不過。可後勤拼不過,其他也就一切都無從談起。
北洋軍一戰可滅,但這一戰絕對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否則打而不死,後患無窮。
北洋軍並不弱,更不傻。並不是強大到機槍一掃就能橫屍萬里,考慮一戰時期的這種機槍殺傷率,真想要殲滅對手,炮彈、彈藥的準備數量將會是空前驚人的。
遼陽會戰之時,超過7成的補給是從遼陽日軍奪取的,而這一次則是長達四百公里至一千公里的大運輸線,加上計劃有誤,很多物資都要重新配備,緊急採購是一個補充,最好的辦法是將全東北新軍和各地巡防軍的物資先抽調過來。集中配備到戰場上,後續再靠緊急採購和生產來補充,不足之處就只能靠從國外購買。
哪些物資最重要,必須要保證供應,數量多少。級別劃歸幾級,哪些物資只能靠買,能否買到,什麼時候能到,買不到怎麼辦,這些都是參謀處要考慮的事情。
什麼地區最有可能舉行第一次大規模決戰。雙方投入兵力可能是多少,對方的情報,指揮官的水平,部隊的訓練狀況,地方的情況,詳細的軍事地圖,可能的天氣狀況,本地人的情況和可能的政治偏向,所有的情報都要匯總,確保能準時提供給各級指揮作戰員最適合和全面的資訊。
1910年7月14日這天晚上開始,準確的說是從晚上8點35分的參謀聯席會議開始,整個東北新軍就立即進入全軍戒嚴狀態,從8點35分到第二天的凌晨7點20分的第一次正式例會,東北新軍軍部和東三省巡防軍軍令部總計向各地師部、旅部、支隊、軍墾各局、各地物資庫區、基地下發了六百多道電令。…;
情報處、特務局和中華革命會的總聯絡處向各省傳送密報,開始大量聯絡各省光復會和新軍成員,確定新的全國起義方案。
宋彪一整夜都沒有睡,5點鐘還緊急召開了一個新的後勤準備會議。
7點鐘,他參加參謀二處的籌備會,會議結束再給蕭開桂單獨發電,命令蕭開桂必須在三天內整頓完畢,全師五天後越過克拉克騰旗山谷口隱秘駐紮,此後必須保證在三天內行軍兩百公里的能力。
宋彪實際上一直還是有點擔心蕭開桂在作戰中的謀劃問題,在全軍正式例會召開之前,他將陳其採喊到辦公室。
陳其採也是一夜未睡,雙眼通紅,但也難得的能夠顯現出一種特殊的興奮勁,這樣的勁頭幾乎蔓延在整個東北新軍的軍部,大家不僅想打這一仗,似乎也都不覺得對手如何難以戰勝。
雙方水平差距太大,這種差距不是在裝備水平上,而是在組織能力上,在業務的水平上。
東北新軍這些年是一直跟著俄軍走,同時不斷在德國顧問團、法國顧問團的幫助下,一步步提高軍部的運轉和參謀部規劃協調,以及各種作戰計劃、常規計劃的核算、配備能力。
這才是民閥時代所集體缺乏的東西,直到黃埔軍校時代才重新提及,但也不甚了了,真正大規模具備這種能力還是在抗日戰爭中和日軍不斷交手而伴隨的成長過程。
陳其採作為秘書處主任副官,他這一夜自然是異常辛勞。
進入辦公室的時候,陳其採首先很端正的行軍禮,道:“見過總座。”
越是到了打仗的時候,宋彪似乎也越加興奮,他那種真正的自我才彷彿是突然甦醒,從一個總督官員變成了軍人。
他趕緊招呼陳其採進來,道:“我就不和你廢話了,蕭開桂那邊還是不能讓我放心,我打算讓你過去。但有一個問題,你過去是給他當參謀官,而不是指揮他,如果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