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慢琢磨其中的利弊
真實的政治是殘酷的
中國最大的出口國是德國,每年向德國出口的大豆、生絲、茶葉等農產品總額約在三千萬英鎊左右,同樣的,德國也是中國第二大的進口國,即便不考慮軍事進口,每年從德國進口的機械、車床、染料、化工產品也高達兩千四萬英鎊
如果沒有一戰中的德國外貿中斷,事實是中國和德國不能相互為難,沒有中國出口的優良大豆,德國很難維繫其在全球油脂工業的霸主地位,甚至連國內食用豆油的保障都是問題同樣的,沒有德國的機械車床和高階染料、化工原材料,中國民族工業也要停擺
如果中國選擇加入法俄同盟陣營,導致中德關係分裂,雙方都將遭受嚴重的經濟創傷德國的部分工業難免要承受一段時間的減速,而中國工業進一步的發展也將被停滯
想到此處,宋彪才和馬德尼道夫將軍說道:“中國的問題是非常複雜的,如果我們和德國交惡,這就意味中國每年將要損失三千萬英鎊的出口,法國和俄國很難在貿易上彌補這樣的損失同樣的中國的工業水平還處於一個較為低階的階段,每年需要從德國進口大量的裝置、染料、化工原材料和車床雖然在理論上,中國可以從法國、美國和俄國獲得這些物資,可就經濟性和價效比而言,包括工業的適應能力而言,難免還是遭受到巨大的衝擊,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當中國出口受阻,那就沒有足夠的外匯進口這些機械設施和工業原材料所以,不是我不想加入俄法同盟,依靠同盟的力量解決中國和德國之間的不平等條約及租借地問題,而是經濟限制政治的轉變,政治限制著軍事的轉變”
馬德尼道夫將軍默默點頭同意,道:“我能理解您所面臨的特殊情況,我們俄國人總是說有收穫就會有付出,有得到就會有失去,得到財富,就會失去健康和友誼,這是多麼正常的事情在我來此之前,我和到我國訪問的法國外交大臣雷蒙普恩加萊閣下對此做過探討,如果中國擔心和德國關係變差,而導致經濟受損的話,法國願意向貴國支出一個長期的貸款協議,正如法國曾經向日本和俄國給予鉅額的信貸一樣,有了這樣一筆鉅額的長期貸款,您完全無需擔心中國的經濟和財政問題”
宋彪問道:“每年能有多少貸款?”
馬德尼道夫將軍道:“這就要取決於您和中國內閣政府的態度了,我尊貴的華皇陛下,但如果要給一個預估的數額的話,我猜想總額絕對不會低於25億法郎”
宋彪哦了一聲,並沒有過於驚訝,因為25億法郎只是約合一億英鎊,選低於法國向俄國的貸款數額,理論上來說,中國畢竟距離德國太遠,也不會有俄國那麼好的待遇
見宋彪並無任何驚喜之情,馬德尼道夫將軍知道這個數額對中國而言可能還是低了,相比中國每年對德國的出口總額而言,總額一億英鎊的貸款確實顯得很沒有誠意,但對法國政府而言,他們也很難承受更高的政府貸款,即便在法國外交大臣雷蒙普恩加萊的計劃中,這一貸款也將分期六年撥付…;
以這樣的程度來彌補中德交惡對中國所造成的損失,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彌補,所以,能否拉攏中國加入法俄同盟還是取決於中國到底有多大的決心收回在膠澳的領土權
宋彪很簡單的做了一個盤算,也更簡單的和馬德尼道夫將軍回答道:“恐怕還是要讓你失望了,因為這個數額的貸款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雖然我很希望加入俄法同盟,切實的維護國家的利益,並且以同盟的方式在世界中競爭,可事實是至少在十年內,中國無法失去德國這樣龐大的出口市場,我們承受不了這種損失,而俄法同盟也缺乏誠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