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利斯號發生了彈藥庫大爆炸。這樣的事情在海戰中只能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居然被自己碰上,而且還炸掉了全世界最大的戰列艦!

“這是設計問題!”阿瑟。胡德在戰後的回憶錄裡痛心疾首的向憤怒的英國人民承認,“印度女皇級戰列艦的設計存在太多的缺陷,整個思路都是錯的……所以才會發生雷米利斯號彈藥庫爆炸的悲劇。這是敞開式炮塔的問題,太容易發生炮彈被殉爆的悲劇。而一枚16英寸的爆破彈的爆炸又會產生巨大的震盪。我估計露炮塔下方彈藥庫內的水兵在爆炸發生時被震暈了,因而他們沒有辦法及時關上防火艙門……”

原因是很好找的,但是戰場上的失敗卻沒有辦法挽回。隨著雷米利斯號的沉沒,所有人都知道這場南海大海戰的勝負已經分出!不過英國人的災難還沒有結束,畢竟這是真正的戰爭,可沒有一個暫停鍵可以按……如果有的話,維多利亞女皇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按下去。然後和朱濟世好好討論一下讓海倫娜公主擔任澳大利亞女王和交出海峽殖民地的問題。

可惜戰爭沒有暫停鍵!就在英國艦隊上下所有人都知道要打敗了的時候,馮子燁指揮的10艘中國戰列艦已經完成了迂迴機動。在英國戰列艦橫隊的左側排出了一個縱陣搶佔了t字陣位。40門210mm速射炮,59門140mm副炮全都指向了英國的勝利號戰列艦。99門大炮同時怒吼,綻放出一朵朵死神之花,勝利號戰列艦頓時陷入了無盡的絕望之中。

這艘戰列艦大致的設計和印度女皇號差不多——實際上蹂躪級、勝利級和印度女皇級是一貫相乘的。都是斜連式露炮塔,華而不實的16英寸大炮和艦艏撞角,而且側舷火力不足,除了雙聯裝的16英寸架退炮之外,只有4門6英寸炮和幾門機關炮。機關炮在這個級別的海戰中當然沒有什麼作用,現在能夠用來和99門中國大炮對射的。就只有6門英國大炮了。

99門速射炮,以每分鐘兩枚的速射,在5000米的近距離上不斷將爆破彈打了出去。雖然這種爆破彈對勝利號的堅固裝甲沒有什麼威脅,但還是在極短的時間裡將這艘戰列艦的上層建築打成了一片火海。

大火很快蔓延到了勝利號的軍官休息艙,這艘軍艦曾經擔任過英國本土艦隊的旗艦,因而內部裝飾非常奢華,軍官艙內隨處可見的高檔木材、波斯地毯和油畫都成了致命傷。船艙內的大火開始不斷蔓延,僅僅幾分鐘後火勢便難以遏制。為了避免殉爆彈藥庫的慘劇再次發生。勝利號的艦長不得不下令向艦舯部的彈藥庫注水,而這就等於解除了勝利號的武裝。這艘戰列艦很快打出了本艦重創,退出戰鬥的訊號旗。不過中國人的戰列艦並沒有因此放過這艘可憐的英國戰列艦,仍然用速射炮瘋狂的將彈藥傾瀉在它身上,使得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短短的十幾分鍾後。這艘空載排水量超過10000噸的戰列艦不得不被放棄。

在失去了兩艘戰列艦和一艘戰列艦重創後,英國東方艦隊的厄運暫時到了頭,因為他們的橫隊衝擊戰術起到了一些作用。9艘被打得渾身冒火的戰列艦(包括兩艘裝甲巡洋艦)終於如願以償的“衝散”了中國艦隊的縱隊——這其實是王伯恩和朱國光兩人貪功造成的,他們為了最大限度重創英艦,命令整個縱隊以10節的低速從英國人的橫陣前方穿過,結果就讓英國戰列艦的橫隊衝到了位於縱隊最後的十一艘香港級巡洋艦跟前。為了避免損失,王伯恩只得下令後隊的十一艘香港級巡洋艦解散編隊。自由行動。而阿瑟。胡德則抓住這個機會,果斷下達瞭解散編隊突圍的命令。

在這9艘英艦的左翼,中國的戰列艦縱隊也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由米諾陶號、阿金庫爾特號、諾森伯蘭號、蹂躪號、勇士號、光榮號六艘戰列艦組成的一個“小橫隊”也衝到5000米開外了。

“一號目標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