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肩王楊林按照和長孫晟父子約定的時間,率領人馬,來到霍山大營。按照他們的約定,只要營門前見到紅色的旗幟,就說明一切正常,可以兩軍會合,一起向趙子開的大營發起進攻。

並肩王楊林仔細檢視大營,倒是見到了營門前的紅色旗幟,在各色旌旗中,迎風飄揚,十分顯眼。但是楊林總感覺,大營裡異常的安靜。靜的沒有一點聲息,甚至連一點的風吹草動都沒有,這讓楊林感到有一絲的不安。

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既然已經來到霍山大營,就絕無退兵之理,何況都是和長孫晟約定好的,也沒有長孫晟有什麼變化的訊息。於是楊林就下令進入霍山大營。

誰知進入大營,四處伏兵四起,楊林驚呼“上當”。

這時,大將軍趙子開,一身戎裝,手提大槍,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得意的對楊林說道,“並肩王,你已經被我軍包圍,你來看,你的內應,也被我綁縛在高臺之上,你最好立刻下馬投降,否則他們立刻人頭落地。”

並肩王楊林一見,頓時心裡著急起來,他此時已經不是擔心勝負,而是擔心長孫父子的安危。因為長孫晟和他一直是莫逆之交,多次在楊林危難之際,都是長孫晟及時挺身而出,為楊林出謀劃策,並且甘冒風險,為楊林排憂解難,逆轉局勢。這次趙子開列開五十里的佈陣,在楊林一籌莫展之際,又是長孫晟冒死前來,勸降自己的兒子,如今長孫晟生死一線之際,怎不令楊林心急如焚?

楊林一邊和趙子開周旋,一邊腦子裡急速思考著應對之策。他和宇文成都、魏成等人低聲商議,“成都,魏成,你們二人,做好準備,等會看我眼色行事,務必以最快的速度,衝上高臺,將長孫父子救下。”

魏成笑聲說道,“王爺,我看趙子開他未必就敢殺害長孫父子,只要咱們拼死衝殺,擒賊擒王,將趙子開拿獲,那麼長孫大人也就平安無事啦。”

楊林說道,“不行,萬一趙子開狗急跳牆,長孫大人豈不必死無疑?聽我命令,必須先救長孫父子,其他就看天意啦。”

宇文成都和魏成立即答道,“是,就依王爺之言行事。”

這時趙子開卻沉不住氣了,大聲衝楊林喝道,“並肩王,本將軍的耐心可是有限的,你若再猶豫不決,我可要先殺掉長孫父子,咱們再決一死戰啦,我數到三,你再不下馬投降,休怪我的刀斧手無情啦。”

楊林一聽頓時緊張起來,對宇文成都和魏成等人說道,“做好準備,準備出擊。”

隨著趙子開開始數數,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這時臺上的長孫晟大聲喊道,“王爺,兩軍生死存亡之際,切莫以我個人生死為念,如果我們父子的死,能夠換回我們的最終勝利,我們父子死而無憾吶,王爺,下令進軍吧。”

楊林說道,“長孫先生,你且放寬心,本王絕對不會讓你們父子有殺身之禍,尤其是在本王面前。”

這時趙子開已經數到了“三",聽聞楊林之言,嘿嘿冷笑,說道,“楊林,如今這形勢,豈是你能說了算的?看來你是不打算救下他們父子啦,刀斧手準備,砍下長孫父子的人頭。”

楊林急命宇文成都和魏成衝殺,兩人立刻躍馬而出,揮舞兵器,胯下坐騎如風馳電掣般飛奔向高臺而去,身後將士緊隨二人身後,各個如下山猛虎,勢不可擋。

趙子開也一聲令下,大隊人馬便掩殺過來,擋在高臺下,頓時雙方展開一場混戰。趙子開衝著高臺上大喊,“刀斧手聽令,砍下長孫父子的人頭,速速報來。”

只見高臺上的刀斧手,立刻手捧鬼頭大刀,赤膊露背,如凶神惡煞一般,走到長孫父子身後,有兩個劊子手上前,將父子二人按倒在木墩之上,舉起鬼頭大刀,就要一刀斬下。

楊林一見,頓時急得手足無措。宇文成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