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了一起,開始問寒問暖。青兒說起自己已經在長寧縣置業了,問起今後幾家人的打算。李貴立馬回答,要和青兒一起離開這個地方去長寧安家。老太太幾個互相對視了一眼後,老太太拍板:“青兒,你說什麼時候離開吧,我們也一起走!咱們李家在外地已經沒幾個人了,打虎親兄弟,人多才不會被人欺負了去,還是一起吧!”

青兒姐弟幾個聽了都很高興,離別的情緒很快就散了。

“那好,咱們早些把手上的家當處理了,一起走!”李貴高興的說道。

“笨重的東西都賣了,咱們去長寧買新的。新地方新氣象!”青兒笑著補充道。

次日,去接手宅子的時候,裡面已經搬得一空連尿布柴火都不剩,青兒幾個見了哭笑不得,但是也沒那麼斤斤計較,反正那些個東西都準備扔了的。

到底年輕了些,老太太提醒惠娘還沒拿到和離書時,青兒幾個這才心急火燎的找到趙永強老宅。沒想到趙永強陰險躲了起來,怎麼也找不到,一行人又轉站找到村長家。一頓威脅利誘下,村長幫忙找到趙永強,順利拿到了合離書。代價就是青兒家的果園要優先賣給村長家,青兒幾個也不手軟,一分不少的把果園賣給了他們。村長急於送走這些瘟神,果園很快就交割了。

一波三折,這事總算了結了。青兒幾個鬆了一大口氣,接著就趕著時間處理家當走人了。

惠娘聽說李氏三家人同甘共苦,一起搬走,都去長寧安家,心情好了許多。只是外面的事她還是不聞不問,一直窩在家裡直到離開。

最後青兒家宅子和工坊半賣半送給了趙老爺子家,其他土地也不多,青兒給價格物美價廉,很快也脫了手。李貴和老太太家家當不多也很快脫了手。

處理所有事兒,次日清晨,青兒一行人拖家帶口迅速撤離了趙家村,唯一送行人只有趙老爺子一家。

新家

李家人離開的時候,趙老爺子和李老太太很是不捨。特別是李老太太作為媒人對惠孃的事很是自責,青兒也是花了不少時間才打消她的疑慮。

解決了擔心青兒一家埋怨自家牽錯紅線的心結,老爺子為李家處理家當也出了不少力,當中人,找買家,老爺子的信譽一直很好,李家人很快就把手裡的田地屋子都處理了。

青兒想著,在趙家村老爺子一家幫村了自家不少,田地老爺子家需要都是便宜賣給他們家的,宅子工房也是半賣半送給了他們家,加上之前家裡有什麼好事都不忘拉他們一把,也算報了趙老爺子家的恩情了。

老爺子家的兩個兒子把惠娘一行人送到了護城河邊,青兒又讓李貴給了他們十兩銀子後,才道別渡過了江。惠娘抱著二郎坐在橋頭怔怔出神,巧兒乖巧的陪伴左右。

至從拿到和離書,趙家父子就像消失了,再也沒露過面,就連惠娘離開的時候,都沒來見最後一面,青兒覺得他們一家人薄情得很,建議四郎改名為二郎,惠娘聽了沉默不語。合離以來,惠孃的情緒一直不高,沉默寡言的,青兒幾個已經習慣了,巧兒果兒倒是附和表示同意。從此四郎變成二郎。

青兒見惠娘對誰都是不理不睬的,情緒也不高,最後說了句二郎最好和自己姐弟幾個同姓,避免別人生異樣的眼光,到了新地方得到新生也是好兆頭的。惠娘聽了若有所思,只是還是不啃聲。青兒見了皺了皺眉,這個娘從最初對姐弟幾個溫情愛護,到後來的不停抱怨索取,再到現在的不理不睬,到底是為什麼?但是巧兒和果兒對惠娘存在著濃濃的孺慕之情,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也不乏對這個母親產生過依戀之情,實在是割捨不了。

可是,到底是怎麼了?現在不缺乏物質生活了,這一家子卻變得支離破碎。青兒感覺有些無奈。同時她也意識到,她們母女在心裡已經越行越遠,如果惠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