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也正因為這兩人合葬,所以凡塵先生才以此故事為基礎寫出了梁祝。”
“是的。”
黃一凡點了點頭:“不過,合葬的故事是真的,但化蝶是沒有的,我誇張了一些。”
“不誇張,不誇張,凡塵先生,這一點兒也不誇張。”
記者連連說不:“恐怕是所有人都期望這一對如此相愛的男女能夠化蝶真正的在一起,而您最後的一筆化蝶,則是不朽的魅力。”
說完,記者內心又一次的對於黃一凡感到深深的敬佩。(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七章:孟姜女
其實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傳說根據並不僅僅只有一處,事實上,歷史當中還真有一些縣誌,歷史文獻記載過樑山伯與祝英臺,不過,這一些文獻記載的也各有不同。一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封丘人,一說兩人汝南人,還有的說是江浙人……甚至還有傳言祝英臺其實不姓祝,是姓朱,因為祝與朱同音,就叫作了祝英臺……這一些史料半真半假,黃一凡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個真,哪個假,最後索性選擇了一個相對看起來更為吸引人的故事,變成了梁祝的歷史背景。
“對了,凡塵先生,有一個事想問一下您。之前您大都是選擇出版的方式將您的一些作品寫出來,這一次為什麼是先推出電視劇版本?”
“我覺得出版與影視劇都一樣,也都是藝術的表達媒介。至於為什麼先推出電視劇版本,主要是我認為梁祝的畫面感比較強烈一些。再加上電視劇人人也愛好,我們也不能一直埋頭寫作,也要與時俱進才對。”
“哈哈哈,凡塵先生,您這個與時俱進實在是太好了。那麼,不知道在梁山伯之後,凡塵先生您是否還有其他的新作。”
“有的,最近有寫一部電影的劇本,應該快殺青了吧。”
“哇,凡塵先生,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這麼大的事兒凡塵先生也不在媒體上宣傳一下。”
“只是小成本電影而已,沒什麼好宣傳的。至於名字,到時候上映了就知道了。”
“天吶,凡塵先生,您這也太低調了吧。”
採訪的記者淚流滿面,再次說道:“凡塵先生,不是我想拿到第一手的訊息,而是搞影視這一塊必需擴大宣傳。畢竟現在國內影視圈每年都有電影上映,如果沒有宣傳,再好的影視都可能無人問津。”
記者好意提醒說道。
“謝謝,你的心意我領了,真的只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也沒想怎麼宣傳,怕到時候拍得不好,觀眾來罵我。”
黃一凡仍是不想說。
“好吧,好吧,凡塵先生,到時候我一定捧場。”
沒辦法,見凡塵打死也不說,這位記者只好改換了其他話題。
“凡塵先生,有幾個比較刺的問題,可不可以採訪您一下。”
“比較刺的問題,既然你問了,那就說吧,若是太刺了,我會選擇不回答。”
“那好吧。第一個問題,凡塵先生,您多少歲?”
“保密。”
“第二個問題,凡塵先生,您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保密。”
“第三個問題,對於黃一凡您怎麼看?”
“呵呵,這個倒是可以回答。”
一連兩個拒絕之後,黃一凡回答了第三個看起來稍微可以回答的問題:“怎麼說呢,我覺得黃一凡這個人很不錯,也很有才華,更為難得的是不驕不傲,我很欣賞。”
“那麼您認為在文學藝術方面,是您更厲害一些呢,還是黃一凡黃教授更厲害一些呢?”
“這倒是比較刺的問題,還真不好回答,你們搞媒體的都喜歡這樣問嗎?”
“凡塵先生,哪裡,哪裡,我們只是好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