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的階段,其結果就是百姓們沒有什麼參與意識,一切選舉都是那些有野心的大戶在暗中操縱,沒有其他原因就是百姓們感到事不關己。

天啟推動民選官試驗不是為了徵求幾個地主大戶的意見,他的目的是為了讓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權利,最後達到一個目的就是要讓選出來的官員得到上下一致的認可。百姓不參與也就不會從心裡認可,解決的辦法就是給他們錢吸引他們來參與,同時讓參選的官員說一說自己當選後會做些什麼。

以前選人有個很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要讓人知道候選人以前做過什麼,透過他以前的所作所為來評判他的能力大小,再分析有這種能力的人在新崗位上是否勝任,這其中還牽扯到對新的崗位的認識。百姓們靠天種地已經很辛苦了,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更沒有那個能力去進行如此多的分析,當然他們也沒有那個興趣做這樣的分析。

當然也可以把候選人的名字往名單上一寫,最多叫人出來亮一亮相,至於他以前做過什麼全部都不說就讓大家選,這就有些好笑了說明主持選舉的人自己都不把選舉當回事,又不是選美或者看誰的名字取得好。讓候選人說一說自己想做些什麼,其目的就是把分析題變成選擇題來讓百姓做,這對大多不識字的百姓來說才算有意義。

將百姓選舉的過程簡單化固然是一進步,問題是後來又發現官員的競選也需要簡單化,一個官員參加選舉肯定是想高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較低階段的官員要競選較高的位置,他的見識和能力不一定就能總結出什麼高水平規劃。能力要透過不斷學習才能夠提高,從一個地方換到一個陌生的高一級的地方,讓官員能夠突然適應確實也有些不太現實,假如真要他們作一些不切實際的規劃參加選舉也沒有什麼,怕就怕他們今後就按著這不切實際的規劃做就麻煩了。

百姓選舉需要將過程簡單化,同樣的道理官員做規劃是也需要簡單化,不但如此因為官員的施政規劃將來要施行,還要做到實用化和專業化,按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做這一觀點,這就需要專業的人來替官員制定施政規劃。以前也有很多師爺一類的人專門替某位官員做這些事,但是這些師爺只能謀劃些老經驗,也就是說師爺只能把一個有稜有角的新人變成一個左右逢源的官場油子,卻沒辦法在做事上把一個沒有經驗的人變成經驗豐富的人。

施政規劃的制定要求專業化,在京裡因為分得細可以由聖學院制定大方向產生延續性,同時由博學院制定技術性問題產生先進性,地方上沒法分這麼細制定這規劃的人只能是各級的輔政機構了。因為民選官的主要目的是要做到上下一致,所以制定規劃時不但要考慮上面的要求,也要考慮到下面百姓的需求,也就是說在制定好大致的規劃後還要讓百姓來提意見,看這麼做是否能給絕大多數人帶來好處。

按劉宗周他們最後的意見就是先由輔政機構根據朝廷的規劃制定一個粗略的本地規劃,然後透過各種渠道通告下去讓儘量多的人知曉並讓百姓提意見。提得好就立即修改提得不好也可以說服讓其理解,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各級監政官的帶領下跟百姓來一個平等對話,要讓百姓暢所欲言儘量滿意。

當輔政機構制定的粗略規劃透過接納百姓意見得到完善後,就公佈出來成為競選的標準,有意的候選人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風格制定一套自己的方案出來,最後由百姓來作選擇。

對這個步驟有人做了一個比方,把從頭到尾的競選過程比喻成做飯讓百姓吃的過程,說最開始輔政機構制定粗略規劃就相當於搭配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