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郭嘉再一次“拒絕”了管寧的提議,郭嘉的理由很簡單,曹豹的事情是徐州的事情,這件事情應該交由新上任的徐州刺史張昭來處理才對,所以管寧根本不應該向郭嘉要人。
而張昭的態度也很乾脆:不交人。王允的信件也表示,徐州的大小事務一律交由張昭來處理,並且認為青州的軍隊應該退出徐州。
因此,郭嘉便命令青州的那五千人馬返回青州。
這件事情在外人看來絕對是郭嘉脫離青州軍的訊號。
隨即,新成立的徐州軍開始在虞翻的組織下開始訓練。與此同時。徐州的三大家族向張昭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再加上曹氏家族的所有物資,張昭開始修建城市,大興土木。所有人都以為這是郭嘉在防患於未然,在穩固徐州的防禦,準備日後和太史慈翻臉。
只有青州那些詳知內情地人知道,郭嘉這麼做只在準備對抗日漸變成敵人的曹操軍。
莫忘記曹仁就在廣陵!袁紹見到事情真的朝著自己期望和郭圖所預料的方向發展在詢問了郭圖的意見之後。袁紹終於展開了全面的行動:為了討伐袁術,開始了第二次諸侯同盟。
這一次,袁紹打得口號是“內懲家賊,外平國逆”。
可以說袁紹這一招玩的極為漂亮,可謂是一舉奪得。首先,袁紹獲得了整個袁氏家族的支援,要知道袁術貿然稱帝這件事情已經把整個的袁氏家族放到風口浪尖上。袁氏家族原來是大漢王朝的忠臣,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原本就是天下人望之首,可是被袁術這麼一折騰,袁氏家族聲望大跌。
現在袁紹這麼做實際上是在重新振奮家聲,故此,袁氏家族對其當然是全力支援。而袁氏家族那雄厚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實力對袁紹是一個不小的幫助。其次。袁紹再一次成為了天下的人望之首,再一次當選盟主,無論是在聲望上還是實力上,對袁紹都是一個極大的幫助。而這也為袁紹準備對抗太史慈著了先鞭。
至少。這次同盟袁紹是受到了王允的委託。
現在天下沒有皇帝,可以說朝廷地命令就是皇命,有了朝廷的命令。誰敢對袁紹等閒視之?即便是太史慈想要動自己也要先考慮清楚後果。
袁紹雖然經過了冀州兩場大戰的損耗,但是手下還是有一些人的。
這一次執筆寫討伐袁術檄文地人正是那個在歷史上寫討伐曹操檄文的陳琳。
這個陳琳在檄文中把袁術罵得狗血碰頭。袁紹的檄文一經傳出,響應地人很多。
朝廷方面採取就近原則,既然張濟大軍原本在司州,那就派張濟大軍到豫州支援袁紹。
劉繇本來就是袁術的死敵,有了這個機會當然不會放過袁術。
曹操原本在江東征討,但他絕對不會放棄這個增加自己聲望的機會。於是命令一直在廣陵駐軍的弟弟曹仁加入到同盟軍中。曹仁會同劉繇,在揚州的東面開始了對袁術的征討戰爭。
劉表現在雖然自顧不暇,但是這麼個落井下石的機會他是不會放棄地,因為和孫策的戰事緊張,所以只拍了五千騎兵敷衍了事。
孫策更是沒有選擇,現在孫策急於和袁術撇清關係,所以也響應了這次軍事行動,為了表示重視,孫策和周瑜親自領兵渡江攻擊袁術。張昭這新任的徐州刺史按照太史慈的命令,就坡下驢的參與了這次同盟,不過卻沒有派兵,理由是徐州現在自顧不暇,只能在精神上支援了。
袁紹豈會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現在答應討伐袁術的人已經這麼多了,也不差一個徐州。
對於袁紹來說,徐州的意義不在於參加同盟討伐袁術,而在於把徐州變成一塊令太史慈坐臥難安的心病。別說徐州分不出兵來,就是分得兵出來袁紹也會勸徐州退兵的。
最後一個參加同盟的人理所當然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