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湯都沒有給其他明軍留下。直到朱大典和高起潛勒令倉庫由他們代為保管和代為分配以後,三支明軍才悻悻地停止了敵對。

可是就乘著明軍對峙的時候,亂作一團的叛軍也乘著這個時間組織了起來。等到明軍再次組織好,叛軍早就在水城的城頭上嚴陣以待了。而這次吳世恭和劉澤清這倆位“撿漏專家”,已經上了所有明軍文武官員的黑名單,於是他們被全部排擠出了這次攻打水城的明軍行列了。

吳世恭雖然也進了城,但是他和汝寧軍都根本沒有到對峙的地方去晃眼。反正吳世恭對劉澤清是絕對信任的,膽肥得敢和聖衍公玩陰的人,在這個時候又怎麼會去做軟蛋呢?

吳世恭首先讓汝寧軍去搶那些架設在西城城牆上的西洋火炮。悲催的是,當時葡萄牙人賣給孫元化的西洋火炮都是些船炮和要塞炮。威力是足夠了,但是根本是很難移動,連現在調轉炮口轟打水城都做不到。

而且後來丘磊的明軍上了西城牆以後,也不讓汝寧軍亂動了。所以到了最後,吳世恭才集中了所有的人力和馬力,搬運了四門六磅的火炮拖回了南城。

不過口徑較小的火炮就大有收穫了。一共繳獲了二十七門一磅左右的火炮。這也可以看出,當時孫元化的火器改革是多麼徹底、多麼瘋狂啊!

其他就是火炮需要使用的工具和火藥炮彈了,吳世恭是不管有沒有用,反正是把這些東西給一鍋端了。而火銃和扔下的兵器什麼的就更多了。而這些也絕大多數被汝寧軍搶到。這先進城的確實是大佔便宜啊!

而汝寧軍的兵丁在忙,吳世恭本人也沒有閒著。他正在安撫黃啟發和宋把總呢。

“你們也不用擔心。既然你們投靠了本官,本官就會庇護住你們的。你們自己先考慮一下,如果願意留在本官身邊的,那本官就會安排好你們。不願意的,本官也將把你們送到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那裡,讓倆位大人為你們酬功。”

在商量了好一會兒以後,黃啟發帶著自己手下二百三十幾名兵丁投靠吳世恭了。而宋把總帶著五百多名反正的叛軍,決定向朱大典和高起潛投降。

其實這個選擇也不難做出,肯定是誰官大去投靠誰啦!還不用說朱大典和高起潛和吳世恭這個小小的都司的官職相差得這麼遠。

而黃啟發也是猶豫了很久才決定投靠吳世恭。之所以他最後投靠吳世恭,主要是在上次談判中,吳世恭那出神入化的表演給黃啟發心靈上的震撼是太強大了。換作現代一句經常要用到的話來說:黃啟發看中的不是吳世恭的官職,而是吳世恭這個人。

吳世恭倒沒有食言,先派人把宋把總這些人送走,接著開始安排黃啟發了。

“你們的人身,本官保證安全。你們的私財,本官保證不動。你們如果還想當兵,可以到本官的汝寧軍來。不過本官的汝寧軍要求很高,要考核合格才可以拿全餉。”

“你也可以打聽一下,本官的汝寧軍軍餉從來不拖欠,而且全額髮放。但是當本官的兵也不容易,要守紀律,也要吃得起苦。反正你們如果願意當兵,可以先試三個月,到時候再做決定,本官保證是來去自由。”

“不願意當兵的,每人領二十兩銀子自謀出路。也可以不要銀子跟著本官到汝寧去,每人租用本官的二十畝田,只要本官在職一天,田租就是固定上繳一成。反正可以自己選擇。”

“至於你們這些武官,說實話,本官也就是個都司,給你們安排太高的官職也根本不可能。就說你黃千總吧,到時候最多一個把總的官職。”

吳世恭看了看黃啟發那難看的臉色,接著說道:“聽起來本官的條件好象很苛刻吧。但是跟著本官有一點好,本官從來不做毀諾的事,該是你的絕對就是你的。至於待遇,本官汝寧軍的把總的軍餉,也遠遠超過明軍千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