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乾燥,歷時雖久,諸物並未腐朽,遍歷殿堂房舍,果然沒見
到過絲毫金銀珠寶,說道:“人家的傳說,大都靠不住的,這
座迷宮雖大,卻沒有寶物。唉,連我的爹爹媽媽,也因此而
枉送了性命。”
瓦耳拉齊道:“你可知道這迷宮的來歷?”李文秀道:“不
知道。師父,你知道麼?”瓦耳拉齊道:“我在迷宮裡見到了
兩座石碑,上面刻明瞭建造迷宮的經過,原來是唐太宗時候
建造的。”李文秀也不知道唐太宗是什麼人,於是瓦耳拉齊斷
斷續續的給她說了迷宮的來歷。
原來這地方在唐朝時是高昌國的所在。
那時高昌是西域大國,物產豐盛,國勢強盛。唐太宗貞
觀年間,高昌國的國王叫做鞠文泰,臣服於唐。唐朝派使者
到高昌,要他們遵守許多漢人的規矩。鞠文泰對使者說:“鷹
飛於天,雉伏於蒿,貓遊於堂,鼠噍於穴,各得其所,豈不
能自生邪?”意思說,雖然你們是猛鷹,在天上飛,但我們是
野雞,躲在草叢之中,雖然你們是貓,在廳堂上走來走去,但
我們是小鼠,躲在洞裡啾啾的叫,你們也奈何我們不得。大
家各過各的日子,為什麼一定要強迫我們遵守你們漢人的規
矩習俗呢?唐太宗聽了這話,很是憤怒,認為他們野蠻,不
服王化,於是派出了大將侯君集去討伐。
鞠文泰得到訊息,對百官道:“大唐離我們七千裡,中間
二千里是大沙漠,地無水草,寒風如刀,熱風如燒,怎能派
大軍到來?他來打我們,如果兵派得很多,糧運便接濟不上。
要是派兵在三萬以下,便不用怕。咱們以逸待勞,堅守都城,
只須守到二十日,唐兵食盡,便會退走。”他知道唐兵厲害,
定下了只守不戰的計策,於是大集人�,在極隱秘之處,造
下了一座迷宮,萬一都城不守,還有可以退避的地方。當時
高昌國力殷富,西域巧匠,多集於彼。這座迷宮建造得曲折
奇幻之極,國內的珍奇寶物,盡數藏在宮中。鞠文泰心想,便
算唐軍攻進了迷宮,也未必能找到我的所在。
侯君集曾跟李靖學習兵法,善能用兵,一路上勢如破竹,
渡過了大沙漠。鞠文泰聽得唐朝大軍到來,憂懼不知所為,就
此嚇死。他兒子鞠智盛繼立為國王。侯君集率領大軍,攻到
城下,連打幾仗,高昌軍都是大敗。唐軍有一種攻城高車,高
十丈,因為高得像鳥巢一般,所以名為巢車。這巢車推到城
邊,軍士居高臨下,投石射箭,高昌軍難以抵禦。鞠智盛來
不及逃進迷宮,都城已被攻破,只得投降。高昌國自鞠嘉立
國,傳九世,共一百三十四年,至唐貞觀十四年而亡。當時
國土東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實是西域的大國。
侯君集俘虜了國王鞠智盛及其文武百官,大族豪傑,回
到長安,將迷宮中所有的珍寶也都搜了去。唐太宗說,高昌
國不服漢化,不知中華上國文物衣冠的好處,於是踢了大批
漢人的書籍、衣服、用具、樂器等給高昌。高昌人私下說:
“野雞不能學鷹飛,小鼠不能學貓叫,你們中華漢人的東西再
好,我們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歡。”將唐太宗所賜的書籍文物、
諸般用具、以及佛像、孔子像、道教的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