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失去太子之位,終日借酒消愁,渾渾噩噩。從前入主東宮之時,身邊趨炎附勢之人,絡繹不絕,揮之不去。如今自己搬出東宮,卻無人再陪伴左右,可謂門前冷落車馬稀。人走茶涼的世態炎涼,真是讓人唏噓。

那些忠於自己的人,卻被晉王楊廣,紛紛斬殺殆盡,以至於任何經過自己府門的人,寧願繞行遠路,也不會走近半步,招惹是非。

楊勇每日喝的醉醺醺的,不知白天黑夜,不知今夕何年。忽然這天,有人闖進他的府門,直奔他的書房,並且高聲大喊,“楊勇素來接旨。”

這一聲“速來接旨”,使楊勇頓時酒醒了大半,他激動的渾身顫抖,說道,“父皇想起我來啦,父皇終於想起我來啦,我終於等到今天啦。”於是他匆忙整理衣衫,走出書房,跪倒在庭院裡接旨。

宣旨太監見楊勇跪倒在地,等待宣旨,便展開聖旨,朗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長子楊勇,自不孝忤逆,被廢太子以來,不自省其身,反而變本加厲,糾集黨羽,密謀不軌,事情敗露,仍不思悔改,令朕倍感絕望,為維護皇室尊嚴,以儆後人,特賜白綾三尺,自裁以謝皇恩,欽此。”

楊勇聽完聖旨,頓時如冷水澆頭,頓時癱倒在地。宣旨太監說道,“楊勇,還不領旨,叩謝皇恩嗎?”

楊勇呆若木雞,自言自語道,“不會的,父皇不會要我自裁的,你們一定弄錯啦。”

宣旨太監哈哈大笑,說道,“怎麼會弄錯呢?你來看看,這聖旨對不對?你看,這裡還蓋著傳國玉璽的大印呢。”

楊勇接過聖旨,細看之下,果然如此。宣旨太監繼續說道,“實不相瞞,大行皇帝已經龍馭歸天啦,聖旨是太子楊廣親擬的,馬上就要繼承大統啦。太子怕你看不明白,還在傳國玉璽印章處,又加蓋了太子監國的雙龍印符,目的嘛,無非就是讓你死心,一切都已有了結果,你還是安心的去吧。”

楊勇驚呼,“父皇駕崩啦?父皇沒啦?父皇就這麼撇下孩兒歸天啦?”

宣旨太監不耐煩的把三尺白綾,硬塞到楊勇手裡,催促道,“您就趕緊的去吧,我們還等著回去交差呢,要不我讓手下人幫幫你?”

楊勇失魂落魄,拿著白綾,絕望的一步步走向書房,然後輕輕關上房門,片刻之後,就聽裡面傳出一聲叫喊,“父皇,兒子就要見到您啦。”

隨著楊堅的喪事傳送完畢,接下來就是籌備新皇的登基大典。這一日,楊廣召叢集臣朝堂議事。楊廣聽完宰相蘇威和宇文化及等人的奏稟之後,忽然對楊林說道,“王叔,朕聽聞,您在先皇病重之際,以送葬蕭摩訶為名,秘密召集舊部,預謀起事,可有此事?”

楊林聞言大驚,說道,“皇上聽誰所言?恐怕有人捏造謠言,另有目的吧?”

楊廣說道,“王叔,朕一直遵奉王叔長輩,是自家人,王叔應該敢作敢當才是,那朕問你,你去建康之後,伍建章、張須陀就火速尾隨而去,其他在建康、彭城,你的舊部,也是聞風而至,這又作何解釋?”

楊林怒道,“純屬無稽之談,虎臣自到建康之後,雖然見了幾個舊日朋友,卻並無糾集人手,圖謀不軌之說,說什麼敢作敢當?”

楊廣說道,“王叔,那您敢接受刑法三司的訊問嗎?若是查問清楚,沒有此事,朕恢復您的清譽,如何?”

楊林正色說道,“虎臣做事光明磊落,何懼三司詢問?”

楊廣說道,“好,來人,請靠山王暫去三法司,接受刑法三司訊問。”侍衛們答應一聲,便走到楊林身邊,就想押解楊林。

“且慢”,就聽一人大喝一聲,出班走到靠山王面前,護在楊林身前,楊林一看,正是宰相蘇威。

楊廣一見蘇威如此,立刻龍顏大怒,喝道,“蘇威,你想幹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