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展起來,真是輕而無聲。焦氏兄弟一看,這更是老爺獨步武林的輕功了!真是驚喜非常。焦浪、焦琴兩兄妹看了,又是目瞪口呆,想不到少爺竟然有如此上乘的輕功,沒有深厚的內力,就是會這門輕功,也沒有這麼的俊。
公孫不滅說:“你們看,我這點傷不是好了嗎?”
焦四說:“少爺,吃過早飯,我們就上山好了!”
飯後,由焦四和焦琴護著公孫不滅上山。他們打扮得像上山遊覽的遊客一般,由飯店側門出冷巷。側門,實際上就是飯店內庭的大門,與飯店鋪面不同街也不同方向。冷巷出去不遠,就是野人寨的寨門外了。由這裡循山路而上不遠,便可以走到天往山的第一大寺——三祖寺。
天柱山,是大別山中的一座名山,古稱皖山。,相傳漢武帝南巡時,曾親臨天技山,封為“南嶽”;到了隋唐以後,才改封湖廣境內的衡山為“南嶽”,這裡仍稱為天柱山。原因是天柱山的主峰天往每,在群峰中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奇峭無比,整座山峰通體裸露無土,石骨磷駒奇險,宛如擎天一技,矗立在天地之間。在那山峰絕壁之上,有前人刻下的橫書“孤立擎霄”、“中天二柱”等筆飛墨舞的大字,更有“頂天立地”四個大字直書其下,令人歎為觀止,所以稱為天柱山。唐朝詩人自居易,在遊覽天技山時,看見其峰,曾寫下了“天往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霄”這樣的詩句。
天柱山在神州大地眾多名山大川之中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它的自然奇美,山勢崔嵬,群峰兀立,危崖羅列,飛瀑高懸,谷深幽麗,因而吸引了不少的歷代的文人騷士前來遊覽,留下了不少的胺炙人口的詩章。其次是它南臨長江,交通方便,易予登臨,從而在名山大川中佔一席之地。公孫不滅和焦四、焦琴既然打扮成進山的遊客,就像遊客似的四處觀賞天柱山的奇峰異景了,不應行程匆匆,所以他們隨一些遊人參觀了三祖寺和寺內的覺寂塔,接著轉去寺西一條奇巖怪石的山谷中游覽。這是天柱山一處有名的風景勝地,人稱“山谷流泉”,谷兩旁陡巖直立,谷中流水漏漏,松竹蔽天遮日,景色異常優美清雅。北宋詩人黃庭堅迷戀這山谷的幽靜秀景,在谷中盤桓讀書,自稱為“山谷道人”。在這裡,他曾寫下這四句流傳在人間的詩句:“山冷冷而北去,山靡靡以傍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公孫不滅一進山谷流泉,就為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自然而然的便想起子黃庭堅的這一首詩,要不是為了早日將外祖父從地獄中救出來,他也會像黃庭堅在這盤桓讀書,彈琴吟詩,以舒心志,現在他已是沒心思想到這些文人之中的雅興了,一心想的是怎麼練好外祖父秘芨上的武功,早日踏實魔穴,將外祖父救出來。
他略略打量了一下山谷,就跟隨焦四、焦琴取道經界牌石,過果子巖,直奔天池峰。
天池峰是天柱山四十二峰中的奇峰之一。天柱山除了四十二峰奇景外,還有麒麟、熔藥等十六巖,霹靂、鸚鵡等,五十三怪石,試心,千丈等十七崖和司元、寶公等二十五洞,可以說處處美景,處處迷人。
天池峰頂的渡仙橋,更是天柱山中的絕景之一,在高高的山頂上,巨崖凌空中開,中架兩石為橋,石寬不過一丈,可下臨深不可測的幽谷,沒有膽量或意志不堅的人,不敢跨越此橋。所以當地民間傳說,能過此橋,便是神仙,因而稱渡仙橋,又稱為試心橋。橋畔有泉,久旱不涸,人稱天池。天池峰之名,便是由此泉面得名。
渡仙橋的南面,便是草上飛解無忌藏武功秘發的司元洞府了。公孫不滅來到這裡,真是觸目盡是奇峰異景,美不勝收,因為這一帶山道險峻,一般遊人少到,這時已是下午時分,已沒有什麼遊人了。
當公孫不滅和焦四、焦琴快要接近司元洞府前時,驀然一條人影從一塊奇石上躍了下來,人落歡聲起:“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