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不見,秦督風采更勝往昔。萬萬沒想到秦督戰陣上縱橫無敵,經營上更是生財有道。”陸徵祥不住口的誇獎,高帽子一頂接一頂的送上。

“呵呵,些許浮名,倒是讓子欣兄見笑了。”兩人已經不是初次見面,秦致遠用國人習慣稱呼陸徵祥。

“哈哈,秦督這樣的‘浮名’正是要多一些才好,越多我們這些耍嘴皮子的就越有底氣。秦督或許是不知道,這幾天咱們的大使館門庭若市,車水馬龍,那是相當的熱鬧。”陸徵祥倒也灑脫,調侃起自己並不忌諱。

“子欣兄,只要咱們齊心合力,何愁無人上門,只要日後子欣兄不嫌吵鬧就好。”秦致遠有信心,只要給秦致遠時間,秦致遠有把握全方位提高民國的競爭力,並不僅僅是在人口這方面。

“齊心合力……這又談何容易。”陸徵祥表情複雜。

自從川、滇兩軍在四川開戰之後,國內各路軍閥的混戰愈演愈烈。

5月份,安徽省長倪嗣沖不滿中央政府將其解職,宣佈獨立和中央脫離關係。然後是綏遠口北司令兼旅長王丕煥殺都統署副官長,代理都統張鳳朝,自任都統。繼而陝西督軍陳樹藩、河南督軍趙倜、省長田文烈宣告與中央脫離關係。

至五月底,浙江督軍楊善德、省長齊耀珊宣告獨立。奉天督軍兼省長張作霖宣告與中央脫離關係。眾議院議長湯化龍於5月31日辭職,山東督軍兼署省長張懷芝,黑龍江督軍兼署省長畢桂芳,幫辦軍務許蘭洲亦紛紛宣告獨立。

至此,北洋政府的統治看似已經土崩瓦解。

進入六月份,風波愈演愈烈,直隸督軍曹錕、省長朱家寶;山西督軍閻錫山;福建督軍李厚基;上海護軍使盧永祥、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宣告與中央脫離關係。繼而徐州十三省區聯合會電請黎元洪退職。並召安徽督軍張勳來京,共商國是。

同時,粵、滇、桂、川、黔督軍通電擁護中央,聲討叛逆。

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川、滇兩軍還在打仗,亂局就是因此被引發,這倆討個屁的叛逆,他們就是最大的叛逆。

處於風雨飄搖中的北洋政府仍舊在苦苦支撐,但張勳率領著辮子軍已經抵達天津,威脅京畿腹地;“國父”在南方發表通電,要求嚴懲北洋政府首腦,總統、總理等一干重臣的名字赫然在列。

難道辛亥革命之後,還要再來一場丁巳革命不成?

同月,山西景文、張士秀舉兵討閻;粵軍攻佔福建詔安,討李厚基;蒙古王公在北京開會,西蒙主附庫倫,東蒙主自治,大起衝突。

七月初,宣統帝復辟。

僅僅是旬日之內,宣統帝再次宣佈退位。

復辟的鬧劇雖然旋起復滅,北洋政府的威信卻也是蕩然無存。

陸徵祥想起國內的種種亂象,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說“齊心合力”,實在是勉強。

“國內種種,非有一強力人士介入,以雷霆萬鈞之勢平定各方叛亂,統一**,這才能齊心合力。”陸徵祥看向秦致遠,目光炙烈如火。

“是啊,國內種種,非武力無以破局,怎奈歐戰激烈,實在是抽身不得,只能以待將來。”秦致遠並非不明白陸徵祥的意思,如果可能,秦致遠也想現在就回國。

“秦督,時不我待啊,日前,日本特使在美國國會公然宣稱‘亞洲門羅主義’。隨後美日之間交換合約,美方承認日本在亞洲擁有特殊利益,而日方則是承認美國在美洲擁有特殊利益。這兩個國家狼子野心,簽訂有關亞洲的跳躍居然繞開我泱泱民國,實在是狂妄之極。”相對於一隻在征戰的秦致遠,陸徵祥對這方面的訊息還是要更靈通一些。

“美國人?呵呵,不管他們,簽了又能如何?只要秦某返回遠東,區區一紙條約形同虛設,就日本人那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