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看書來

第八章 病葉(10)

船津這時正襟危坐,把兩手放到了雙膝上,說道:“今天,醫師協會打來電話我就去了,說結論吧,就是要求賠償是很難的。”

冬子微微地點了下頭。

“醫療事故委員會很有誠意地進行了調查,可現實問題是親自做手術的人只有院長一個,涉及到手術的細節時,就不得不認同院長說的。”

“……”

“可是,正像最初給你診斷的醫生說的那樣,沒必要連子宮也摘除掉,就這一點上,委員會的醫生們意見一致。可實際上是院長做的手術,要是院長說‘開啟時很嚴重’,就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

“那也從院長那裡聽取意見了嗎?”

“當然。好像那個院長也被委員會叫去接受了詢問。當然,沒有必要摘除只是一般的說法,如果說‘開啟一看比想象的要嚴重所以就摘除了’,沒有親眼看到的人就不能斷言是做錯了。因為沒有任何人在現場,所以也就難以再追查下去了。不過委員會的醫生說,‘可以根據摘除的子宮進行判斷’。”

“子宮還保留著嗎?”

“當然沒有了。”

即便是為了論證手術是否正確,把自己的子宮暴露在眾人面前,冬子一想到那個場面就毛骨悚然。

“因為手術是密室作業,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如果當事人為了不留證據處理掉的話,就沒辦法調查。只是從金錢至上的角度追查下去,當然就會碰壁。”

酒吧的吧檯前坐滿了客人,可是包間裡就冬子和船津二人。也不用擔心被誰聽去。

“那這件事就再沒辦法了吧?”

“也不見得。二十到三十之間的年齡得了子宮肌瘤,要摘除子宮,一般來說是做過頭了,問題是要看手術前的症狀有多嚴重。”

那時,來例假時腰很疼,出血量也較大,可是怎能與船津說這些?

“所以,有可能直接跟你瞭解情況。”

“可是,如果實際的手術情況瞭解不了,還不是一樣。”

“也許是這樣,肌瘤就像青春痘一樣,好像健康女性或大或小都有的。”

“青春痘嗎?”

“也許有些誇張,反正肌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即便長了,也不會像癌症那樣惡性發展,甚至奪去人的生命,總歸是良性的。即便有肌瘤,也不一定就要切掉。”

看來,船津從醫師協會的醫生那裡學到了不少知識。

“一般是因為腰疼,或腹部有包塊就能發現,大都是懷孕時子宮長大了才發現。”

三年前懷孕時,冬子也沒感到有包塊。

“所以,同樣是肌瘤,有的是及早切掉好,也有的是留在那裡也不必擔心,因人而異的。”

“那靠什麼決定切掉還是不切掉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一般來說,切掉是因為疼得厲害,或是包塊比較大,要不然就是貧血,而且還要根據年齡,完全憑各個醫生的判斷。只是最近,子宮肌瘤的手術大大地增多,而且大部分都是連子宮一塊兒摘除。關於這個手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這麼說來……”

“打個比方,也許不恰當,有人認為:肌瘤的摘除好比挖白薯,在根部連著好幾個,都要摘除才行。既然摘除,摘一個也無意義,還不如連子宮全摘掉,作為手術這樣才算完成。但也有持相反意見的,認為即便有好幾個,也只應摘掉導致身體出症狀的肌瘤,其他的應該保留在那裡。作為根治法,前一個觀點是正確的,可是一旦做過了頭,就難免把子宮也摘掉了。”船津喝了一口威士忌,又繼續說道:“治病的確需要根治,如果不能治療到不再復發的地步也麻煩。可是,如果為此徹底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