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這一份招生公告也出現在學生舍區的公佈欄中,兩封感謝信情真意切,分量十足,引得眾多學生駐足觀賞。看了頭一封,紛紛慶幸自己比別人早十年發現**培訓學校,不必好事多磨。再看另一封,更是感同身受,引發了內心深處的共鳴。李志遠也在觀看之列,感動好了幾遍以後,偷偷記下培訓中心的名號,不日報名。上課一節,得名師指點,茅塞頓開,回來後大談應考方略:
“所謂行政能力測試,直觀的說就是考驗智商的題目。從型別上可以分為五大部分,各有特點,必須針對性地進行專項練習,然後再進行綜合練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此所謂‘模組訓練,分進合擊’。”
徐巍不為所動,沒有跟風參加培訓班。他認為,自己起步較晚,時間不允許他系統地複習,只能搞題海戰術,儘快找到感覺。他設定了一個簡單的複習計劃:以兩天為一個週期,第一天進行模擬考試,第二天訂正總結。如此交替迴圈,直至考試。
由於之前沒有接觸過行政能力測試題,徐巍的第一次模擬考試搞得相當狼狽。規定時間花去大半,題目只完成了小半。那些題目的範圍廣博如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涵蓋法律、政治、經濟、數理、人文、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識,他做到最後幾乎要崩潰了。
第二天訂正總結。由於之前模擬時死傷慘重,救死扶傷的工作量巨大。徐巍水平有限,總結時只能參照答案找自己的弱點,結果發覺弱點多如漁網上的洞,補了也白補。
經過好幾輪複習,他才漸漸找到一些規律。
行測真題彷彿核聚變的原料,只有在巨大的壓力下才能發生作用。因此,做題目要一套套地做,要設定時間限制,要將考場模擬度提到最高,才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而且,除去個別天才,其餘的人想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全部題目是不可能的。題目設計的初衷就是要考生在無法全部完成的情況處理“做與過”的關係,因此,行政能力測試要得高分,不僅要答題迅速、一擊即中,還要善於分辨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的內容,壯士斷臂。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考試錄用原則 4
申論寫作相對行測要好一些,起碼時間是夠用的。只是給出的材料太多,範圍太大,徐巍寫完之後都不記得自己寫過什麼內容,其境界可比當年韓愈的科舉考試。
一個人寫作水平就像是他的體溫,除去發病時大起大落,其餘大多數時間裡,都是相對穩定的。提高,絕非一朝一夕能夠辦到。徐巍別無他法,只得破費請李志遠吃飯,將培訓班的經驗借來參考。
李志遠受到名師的感染,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所謂‘申論’,出自孔子的‘申而論之’,由古代科舉考試的策論升級而成,充分體現我國國學之淵博……”
徐巍打斷他:“說重點吧,志遠同志。”
李志遠於是複述培訓班老師的話,說申論寫作就是套公式,極其簡單,以提出對策這一環節來說,就有專門的公式,名為“萬能八條”。號稱“萬能八條雖不是萬能,但沒有萬能八條是萬萬不能”。具體如下:
1。領導重視,提高認識。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3。教育培訓,提高素質。
4。健全政策法規,完善制度。
5。組織協調,形成機制。
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7。加強監督,全面落實。
8。總結反思,借鑑經驗。
隨即拿出複習資料,上面是“萬能八條”附帶的特定句式,例如“領導重視,提高認識”搭配“把……納入議事日程”,“加強對問題的調查研究,從源頭上理清……問題的來龍去脈”;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則搭配“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