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個清秀絕倫的婉柔美人,那麼,不好意思,你錯了!
這位美人,赫然正是那當著滿代國達官貴人,拒絕了與什翼宏的婚事,強娶了代王陛下最寵愛男妃斐廉的魏國長公主,魏陽平。
此時她半眯著水波盪漾的眉眼,漫不經心地看了看自己的鮮紅丹蔻,說道:“兒臣覺得,這個什翼宏,八成不會是來追求兒臣的吧!探子不是回報,這個世子殿下的一位側妃逃婚跑了?依兒臣看,那個膽大包天的側妃娘娘,莫不是跑到了通城?”
魏青陽淡淡一笑,對於魏陽平的漫不經心,並沒有怪罪,而是頗為憐愛地看著她:“你啊,寡人說過多回,那寧王世子會是未來的代王!你呢,不但悔了婚事,還鬧出這般大的笑話,御史丞隔三差五上書,請求我譴責你的失禮。你這樣放肆下去,寡人可不能再縱容你了!既然寧王世子駕臨我國,你即刻前往通城迎接,想法子修復你們的關係!”
魏陽平無所謂地一笑:“母皇,兒臣早就說過,兒臣的婚事必須由兒臣自己做主!再說了,兒臣一點也不想當皇帝,我看二妹倒是很適合!三皇弟也不錯,雖然年紀小了些,但好歹是個男子,總之呢,他們倆誰都好,這皇位,我是不會要的,您看著辦!”
魏青陽頓時面色一冷:“宗廟大事,豈容你這般兒戲!回去抄寫一百遍《治世良言》,明早交給我!”說完怒氣衝衝地站起身,風一般退去了。
魏陽平看著她攜怒而去的背影,忽然覺得萬分疲累,怔愣良久,喃喃地道:“母皇,我只是不忍看見,手足相殘,您可懂得?”
低沉的語聲在空曠的大殿中來回飄蕩,漸漸消散。
~
梁君傾在臨風院與崔榮若和眾位宮女一起吃完了晚飯,伺候著魏青羽喝了茶,就被他打發出來,與崔榮若告了別,就提拉著小小的燈籠,往洛桑院走去。
沒了牛肉丸子的陪伴,日子總是無聊了一些,好在三皇子殿下不是個省油的燈,總能給她找到事做,倒也不至於讓她閒得發黴了。
出了臨風院,就是一條長長的石子路,往日裡總會每隔百步就有一盞燈籠點亮著,照亮來回行人的路。可是今日不知怎地,偌大的將軍府所有燈籠像是齊齊的沒油了!
梁君傾拎著小小的燈籠,火舌在夜風中微微搖曳,頓時令人覺得鬼氣森森,她禁不住打了個哆嗦,抱緊了雙臂,加快腳步往洛桑院奔去。
奔到洛桑院不遠處時,前方卻忽然傳來一聲幽幽的笛聲,在這萬籟寂靜的夜裡,顯得尖利而突然,梁君傾沒有心理防備,立即被驚得尖叫一聲:“啊!”
手中燈籠啪地一聲掉在了地上,被風一吹,頓時燃燒起來,轉眼間就化作一攤飛灰。
她捂著心口站在火堆前,極為氣惱地看向那笛聲來處!
不管是誰,罔顧將軍府的禁令,半夜吹奏這樣擾民的笛音,她有責任去“提醒提醒”那人!
她向來是個膽肥的,方才驚慌也只是因為事出突然,此時冷靜下來,立即大著膽子抬腳往北走去,那裡,不僅有笛聲傳來,似乎還有別的什麼聲音,夜風太大,她盡力聽去,卻什麼也沒聽清!
越過洛桑院,一路往北,漸漸地,接近了鏡湖邊上。
路的北面,是風平浪靜的鏡湖,而十字路的南面,卻是一片巨大的花圃,那笛聲,斷斷續續地,就是從花圃裡傳來。
梁君傾走近花圃,聽清那低聲的旋律之時,卻心裡一酸,怔住了。那人吹奏的,卻正是秀河常常哼唱的《兒還鄉》!
青山悠,綠水長,我兒我兒早還鄉……
遠在康城的秀河,此時是不是也在唱著這首古老的歌謠,期盼著她早日回家呢?
她怔怔站在花叢外,看著那花圃中間假山上的人影,聽著那憂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