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著一處吃酒熱鬧些。”雲珠含笑請她們坐下,又對芙靈阿道:“你懷了孕,五毒餅就不要吃了,有藥性,對胎兒不好。”

芙靈阿沒想到她還會特地關照這一句,感動地回道:“婢妾知道了,多謝福晉關心。”按說她也快到生產日期了,輕易是不出屋子的,只是懷了身子後一路順利,又加上這是雲珠第一次宴請她們這些格格侍妾的,她不好拒絕不來。

“嬤嬤,你去廚房裡看看粽子蒸好了沒有,好了就先讓他們端上來吧。”雲珠對郭嬤嬤道,“這裡留素問靈樞侍候就可以了。”不是大場面,雲珠都不會讓郭嬤嬤等人侍候,一方面是給予管事嬤嬤的臉面,一方面也是讓她們下去盯著正院、廚房的緣故。

“是。”郭嬤嬤應聲去了。這樣的日子,宮裡最下等的奴才也能分到一個粽子的,發放的事有尚嬤嬤管著,她得親自打點主子準備送到富察府、伯爵府、履親王府等的粽子。

不一會兒,一溜宮女端著幾盤熱氣騰騰的粽子來了,一桌一大盤,同時到的還有幾壺雄黃酒及一盤蔥蒜炒黃膳、一盤五顏六色的蛋、一盤香煎黃魚、一大碗鹹鴨蛋黃燉野菜豆腐。

“咦,這黃膳好肥。”

“是啊,‘端午黃膳賽人參’這時候的黃膳最是好吃。”雲珠優雅地用筷子挾了塊黃膳放進嘴裡,只覺得圓肥豐滿,肉嫩鮮美,味道果然不錯。

“那蛋呢?”以前端午宮裡也沒吃蛋的習俗呀,和惠問道,“還這麼多顏色,有什麼意思在裡面嗎?莫非四嫂擺的這些菜都有來歷不成?”

“自然是有來歷,都是各地端午吃食。”

“福晉就是見多識廣。”劉氏拍了個馬屁。

“不過看多了幾本閒書。”雲珠繼續說道,“端午吃黃膳是我國漢江平原那一帶的風俗,而吃蛋嘛則是江西南昌地區的風俗了,那兒的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殼要塗上紅色,用網袋裝著,掛在小孩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八弟,我也給你備了一袋子蛋,你一會兒帶回去吃。”笑眯眯的。

福惠鬱悶道:“四嫂,我不是小孩子了。”

“是,我們八阿哥長大了。來,吃塊黃膳,很香吧?雄黃酒不可多喝,最多隻半杯給你。”

“黃膳好香。”福惠鼓著腮子將滑嫩鮮香的膳肉吞了下去,又抿了一小口酒,無視兩位公主的偷笑。眯著眼,感受著那點酒液滑進腹中化為一股熱氣散到四肢百骸。

“光吃粽子也沒什麼意思,不如我們來玩個遊戲,一人背端午的詩詞,下首的人猜出處,猜錯的人罰……罰吃一個粽子。”端柔提議道。

眾人一看盤中的粽子,真是……好大一個!御膳房出品,一個粽子夠她們這些人一頓的飯量了。

“我先來,‘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年朱符,臂纏紅樓。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畫船喧疊鼓。’”和惠看了看坐在她右邊的福惠笑吟吟的。

福惠對她欺負弱者的行為回了個白眼,想了想,道:“這是宋代楊無咎寫的《齊天樂》。輪我了,‘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這是六一居士的《漁家傲》罷。”這可是端午詩裡極有名一首,八阿哥這是怕她猜不出來麼。雲珠笑了笑,無不可地跟著唸了一首:“‘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南宋陸放翁的《乙卯重五詩》。”端柔覺得沒勁了,“這麼下去,這粽子還有沒有人吃了?”都是開一個,幾人分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