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永璉第一個跑了過來,小臉上盡是驚歎的欣喜。他也只有看到吃的及跟雲珠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表現得像個四歲的娃娃,平時那小大人的沉靜認真模樣卻是越來越像雍正了。
和敬和徽一人一邊地由弘曆牽著,走了過來,圍著矮几坐好。
“有橘子汁、葡萄汁、蘋果汁,你們要哪樣?”雲珠指著三個銀壺問道。
和敬選了橘子,永璉選了葡萄,和徽選了蘋果。雲珠給弘曆和自己倒了葡萄汁,接著又拿起一個蘋果削去皮切片,用銀籤刺了放到三胞胎和弘曆碟子裡,雪團也躥了過來拿了一片,被和敬按了下腦袋:“吃你的堅果去。”
雪團不服地“嘰嘰”了兩聲,小金小玉伸出頭來看了它兩眼。
“額娘,講故事。”和徽眨巴著細長的眼睛說道。
“先讓你阿瑪講。永璉,葡萄都洗乾淨了,不許將皮吐出來,這皮才有營養呢。”雲珠又給他們削了個梨。
弘曆也不推辭,拿了個石榴邊剝著皮邊給他們講了《掩耳盜鈴》的故事,“春秋時候,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
故事很快講完,三胞胎停下吃水果,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感想,“這個人好笨,別人也聽得到鐘聲呀,光捂住自己的耳朵有什麼用。”和敬說道。“阿瑪,這個人就是在自欺欺人是嗎?”和徽很會運用學過的知識。只有永璉哼道:“這個人腦袋不好用,偷鍾就應該事先想辦法不讓鍾發出響聲。”
雲珠和弘曆面面相視,弘曆咳了一聲道:“你覺得該用什麼方法?”
永璉小朋友是看過鐘的構造的,很快道:“用布塞到鍾裡面……”
弘曆又講了第二個故事,“以前在北方的邊城住著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歡叫他塞翁,他和兒子靠放牧馬匹為生,有一天他們養的一匹駿馬跑了……”這是《塞翁失馬》的故事。
這個故事顯然與以往的那些寓意積極或者教人辯明善惡對錯的故事有所不同,三個小包子有些愣住,弘曆笑了笑,接著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成語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主要教導人們,要有良好且樂觀向上的心態,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而不好的一面是有可能向好的一面進行轉化的。”
三胞胎點了點頭,“知道了。”
弘曆沒再講,將自己剝了一碟子的石榴籽跟雲珠的碟子換了過來。“吃點石榴吧。”自己忙大半個時辰什麼都沒吃到。
雲珠瞟了他一眼,唇角彎彎地拿著銀勺將碟子裡的石榴子吃了,清涼酸甜,很是可口。
“阿瑪額娘,你們吃桔子。”三胞胎見了,伸出胖胖的手拿了一個桔子將皮剝去,放到弘曆和雲珠面前。
弘曆嘴角抽了抽,破了好幾處皮絡的桔子肉吃了下去,“真乖。”不能打擊孩子孝順的心……
雲珠無良的悶笑在睡覺的時候受到了狠狠的“懲罰”。和諧過後,兩人相擁著在床上說話,雲珠仔細地跟他描述起白天在怡親王府的事,道:“我看你這次請旨不指秀女,很多人都很失望。”
“我心裡有數呢。”他低聲道,“年前就將烏喇那拉氏放出來吧,省別人嚼舌頭。”不過是些鑽營的人看著皇父重用自己起了攀附的心思,哼。
“我也這麼想呢,高氏那裡你也別太冷了。”
“那個女人就不能對她太好。”野心太大,沒怎麼寵她都能過出風光的模樣來,真寵了,還不得氣焰喧天?!
“你說,皇阿瑪會給春和指個什麼樣的福晉?”雲珠細眉微皺,“我打聽了不少秀女,沒幾個可心的。”
“我看是你要求太高了。”他語氣含酸,雲珠對傅恆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