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更不想讓大姐夫再有藉口罰我天未亮就要起來操刀演練,妳也知道多少人盼著侄子出生呢。”顧紹東心底一陣感激,表面上卻沒有顯露多少,只是有些無奈地勸慰著嫡姐。

“三少爺說得對,奴婢今早就發了急信回京,想來二老爺和六姑娘他們都一定會高興聽到這個好訊息的。”念萍在一旁附和道。

京中的眾人確實很歡喜,雖說去年才因宮中有變,讓局勢出現了些許不同,但是顧世凱一家的地位依舊穩如泰山,不似長興侯府因大皇子蓄意斂財之事被爆發出來,連帶著也挖出了長興侯顧世倫多年來於暗中佈線,謀求暴利一事,更甚者還連數年前他藉庶弟名義在皇宮採買上貪汙了不少銀兩,數罪併發,大皇子被責令禁足府中一年,而長興侯因情節重大,直接奪去爵位,貶為庶民,如今的顧世倫比起已任三品大官的庶弟更是不如,便是早無官職在身的嫡親三弟,因為私下經營的事業多是掛著董姨娘她父親的名義,並未被判充公,所以拿著些紅利也過得比他還好一點。

一直到顧若彤生下沈家長子,她對沈墨瑤的態度仍舊一如往昔,小姑娘那懸在半空的心才掉了下來,畢竟自己想明白事理和顧若彤對她前後一致所衍生的心境還是不同的,因此在她很心情愉悅後所延生的結果就是某位剛剛被東平侯命名為沈墨宜的小朋友註定要有一個非常悲慘的童年…。

多年之後,當沈墨宜已經成家立業之時,他看到沈墨瑤還是覺得心裡毛毛的,因為從小到大,身邊總有個比孃親還會嘮叨又有將軍姐夫做靠山幫著欺壓他的姐姐,他的人生何止是用黯淡兩個字就足以形容的…。

有了沈墨宜做為開端,往後的五年裡,顧若彤又為沈家生下沈墨爾與沈墨珊姐弟,加上原有的沈墨瑤,當真湊了一對好,於是在這一年…面對外敵來襲,已然垂暮之年,卻偏偏堅持要上戰場的東平侯竟是在戰火中含笑而逝的,因為沈家不但已經有後,且破了數代單傳的命運,他還有什麼可遺憾的?

沈從義領兵衝入敵軍範圍,拚死帶回父親遺體時,他看見了父親臉上的笑容,也似乎能夠明白那一絲從容的笑意是因何而留下的,自然明瞭父親心中已無憾事,他才得以很快就收起內心的悲慟,再次投身於戰役之中。

之後又過去幾年,在沈從義好不容易贏得與月氐國之間的戰爭的同時,他也向新任的夏景帝請命自願回京,變相縮減了沈家在軍中勢力,至於接任他們東平侯沈家留下來鎮守的是另一個新崛起的將軍世家鎮安侯孟家,沈墨瑤所嫁的便是鎮安侯世子孟成淵。

沈從義攜家帶眷地回到京城之時,就連顧紹東兄弟也都自願隨他回京,一則兩人均許久未回,二則家中尚有老小需要他們,這幾年的戰火連連,他們比誰都更明白家人的重要,於是自然不想再拋下京中的親人們。

當幾十年過去,沈從義和顧若彤先後離開人世之時,他們約定了下一世,他們都不要再錯過彼此,不要再像這一世必須面對那麼多波折才能在一起,到時候,他們都會是對方的唯一…。

☆、1010第一百零九章

顧若蕾十四歲這一年;王氏就開始頻頻與家中有兒子尚未婚配的人家往來;似是有意打算為顧若蕾挑選合適的婆家。

楊元壽聞訊後,心中頓時大驚;於是想方設法地將如今已然甚少出府的顧若蕾約出來一見;而在酒樓裡著急等候的短短半個多時辰內;他心中卻是不停閃過這些年來兩人相處時的點點滴滴;不可否認一開始與她接觸是因為父皇暗中的授意。

那時的父皇一直很清楚與他從小玩到的顧世凱本事不小;加上後來顧紹宸的表現;雖說有時處理事情的手段甚是粗糙生疏,但是卻勝在他的領悟力強,又能適時伏小做低,是以認定了他們父子未來的前程不會只在眼前那個位置;便生了與其結親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