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他們與明軍的損失比例卻到達十幾比一,照這樣下去,恐怕四十餘萬清軍步槍軍耗盡,都無法殺傷超過三萬明軍。
到底清軍士兵不僅僅只是武器配置遠遠落後於明軍,士氣和意志同樣遠遠落後於明軍,面對明軍,許多清軍士兵的雙腿直接在打顫,如果不是後方滿人逼著,他們能直接一觸即潰。
隨著明軍越來越多進入巴格達城內,多爾袞也不斷派遣更多的清軍步槍軍和冷兵器軍入城,雙方圍繞著城內的爭奪慢慢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毫無疑問,清軍的數量或許更多,但明軍的綜合實力卻是清軍的數倍以上,清軍被打得節節敗退,這樣的勢頭無法改變,哪怕多爾袞派多少清軍入城支援都改變不了。
多爾袞在憤怒,在咆哮,斬殺一名又一名畏戰敗退的清軍將領,由其以印度旗將領居多。
只可惜,仍舊不能改變什麼。
又下令斬殺一名前線潰敗的印度旗步槍軍將領,多爾袞自己都已經麻木了,漸漸感覺到無力。
咬著牙,多爾袞看向東南方,那裡是大清印度行省所在的方向,有三千多萬的印度人口,由於前往印度的路途早已被明軍阻斷,多爾袞已經不知道印度的情況了,但那裡有他安排的後手,他的左膀右臂之一的濟哈爾在統御印度,能夠在他與明軍決戰的時候動用,原先他是對這個後手寄予一定的期望的,只是隨著明軍的強大一次又一次出乎他的意料,他已經無法確定這個後手能不能發揮作用了。
“至少,還是應該能發揮一些作用吧!”多爾袞暗暗祈禱道。
不管怎麼樣,現在他沒有任何辦法,只盼著有什麼可以左右戰局的變故出現吧,要不然的話大清可真的就要完了!
………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多爾袞的後手?
印度河北岸,奎達城。
這裡是連線布拉哈戈壁草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原是莫臥兒帝國的重鎮,只要出奎達城向北,就能夠暢通無阻的進入布拉哈草原。
明軍雖然佔領了布拉哈草原,並一路向西推進,但卻因為印度不是滿清核心所在,所以明軍一直沒有將視線放在這個方向上。
而這便是統領印度的濟哈爾的機會。
早在明軍開始全面進攻大清之前,多爾袞便派了麾下左膀右臂之一的濟哈爾秘密統領印度,那個時候多爾袞就已經考慮到了印度的位置不在大明進攻的主要方向上,所以留了這個後手。
印度三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域,乃是大清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地方,佔大清總人口的一半還多,而且印度人因為種姓制度的緣故,非常好管理,幾乎無論怎麼剝削都不會反抗一般。
印度二十年前剛剛被清軍完全攻佔的時候,是有三千七百萬人口的。
不過清軍當時與奧斯曼帝國展開十年之戰,年年都抽調大量的印度青壯參戰,以至於印度人口不僅十年沒有任何增長,反而下降到了三千六百萬的地步。
吞併奧斯曼帝國之後,大清又面臨大明的威脅,不得不繼續抽調更多的印度人口瘋狂的組建軍隊,以及從事勞役生產槍炮彈藥等等,又一次讓印度人口近十年沒有任何增長,繼續下降。
而今印度人口除去正在巴格達交戰的,和後方做後勤支援的,在印度境內的人口大約還有三千四百萬。
當然,依舊還是不少,其中青壯也還有不少。
濟哈爾聽從多爾袞的命令,統領印度之後,繼續不斷徵集印度青壯組建印度旗新軍,現如今,濟哈爾手中又有了二十五萬新組建的印度旗清軍。
而這二十五萬新組建的印度旗清軍和濟哈爾原本便帶來的三千滿八旗,從數量上來看,絕對是一支看上去並不弱的力量。
明軍已經兵臨巴格達第三天了,以明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