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魄作風的。

然而,傅希文的戰敗,是五百年來最大的一次戰敗,是會戰戰術帶來的最大顧慮。

大氣如流龍城,也不免在前車之鑑的面前,感到幾分忐忑。

採取什麼戰術,這是大律軍當前最為重要的分歧。

暫緩進攻,是需要三路方面軍靠攏,也是大律軍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終結這個分歧。

乍然一看,王策回來才三天,各地戰火熄滅,似乎北策府和大律和睦了。

暫時的和平,掩蓋不住醞釀的風暴。

盲人也看得出,此刻的沉寂,是為了接下來的戰爭風暴。

第690章 八十個軍團,千萬大律軍

都說二月春風似剪刀。

鍾雲寂在裹挾寒氣的春風中,向王策行禮,忽然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王策。一時冷汗颼颼,真有種春風似剪刀的滋味。

一般來說,私下交流中,大多數人都會稱呼尊號,凡官場中人,喜歡稱呼最近兩年才流行的“北方王”。武者普遍稱呼為“天妖”。

“小飛仙”放在以前王策不夠強的時候,是讚譽,放在此時,就隱隱有點貶義了,王策越強大,貶義色彩就越重。已是漸漸不太流行了。

此乃外人私下的稱呼,北唐人私下交流時,普遍是稱為“策帥”。

然,對北唐官員來說,當面對上王策的稱呼,就不免顯得繁複了,也不免會在“策帥”,“都督”,“指揮使”,“天妖”,“殿下”等稱呼裡風中凌亂。

王策的身份,實在有一些太多了。光尊號就三個,身兼職務無數。

王策和唐帝是反目成仇了,很好笑,皇儲和皇帝的關係在外人來看是一團和煦,私底下卻成為死敵。

也不知唐帝是出自什麼考慮,王策成為皇儲,依然保留了西策府大都督,南衙指揮使,北衙指揮同知,因南北之戰得來的超品榮銜(軍銜)龍武大元帥這種從不授人的也被保留了。

“龍武大元帥”是大律率先增設的,一旦授予,就必定會同時封為王公爵位。各國都效法增設了,而大律一千多年來,只授予三次。北唐更加連一次都沒有,王策這是第一次。

於是,王策雖是從北唐南方軍去職,一聲策帥也無可挑剔。

鍾雲寂為難了一會,總是急中生智地想起這個,口稱策帥,才算忽悠過去。

王策根本就沒意識到,他的多個身份讓部下困擾了。在流無瑕等人的陪同下,一道巡視了東南戰線。

去年年初,東寧舉國歸降,唐帝下旨南方軍順勢南下,吞併南魏等中部各國。唐帝料忘情天子不可能遏制大律的軍事行動,北策府戰事會爆發。

去年年中,唐帝下旨,重新混編西策軍,抽調南方軍各府精銳編入其中。然後,把西策軍從南方戰場抽調北上。

至此,西策軍坐擁三十萬主力,一色是從南方戰場撤退下來的精兵猛將,戰鬥力之強,穩居北唐八府之首。

去年年中,大律三路進犯,大戰爆發。唐帝下旨,十萬西策軍,外加臨時整編完成的二十萬僕從軍馳援。北策府加派十萬主力,和西策軍一起鎮守東南戰線。

“缺乏高階將領。”巡視一番,王策直言不諱,這是北策府最大的缺點,缺乏人才底蘊。

這些年,北策府作為反抗人皇的潛在旗幟,迎來各地大批人馬的投效。不過,要想發揮作用,也不會是三五年就能實現的。

文官好辦,這是一個允許糾錯的系統。也有很多文人,包括諸子學宮派來的崔巖宋慎之元真等大批文人。北策府能安心發展,也仰賴於此。

武者好辦,凡是來投效的武者,那都能即插即用。

真真為難的,其實是武將,這不是一個很能糾錯容錯的系統。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