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第2/2頁)
章節報錯
正因為如此,他不屬於第五代導演,可也很難把他劃歸到第六代導演。
他是一個很難被定義的導演。
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主任鄭洞添看著面前的兩個劇本,同樣在思考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華國導演的斷代問題。
第幾代導演,這是媒體或者影評人的叫法,在學術領域沒有這種分類。
只能說是在某一時期,某些導演產生了大致相同的創造傾向,拍攝了一批無論是主題還是藝術性上都相似的影片,那麼這些導演就可以歸於一類,一同進行研究。
在其他人看來,這就是第幾代導演。
鄭洞添被認為是第四代導演,其實第四代導演的創作傾向並不完全相同,只是因為有共同的生活經歷,才會導致大家拍攝相似的題材。
作為一位導演系的教授,電影專業的資深研究人員,他對每一代導演的作品都很熟悉。
他面前的劇本一個是《我們倆》,一個是《小山回家》。
鄭洞添看了劇本,既感慨又欣慰,這兩個本子具有第六代導演的絕大部分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寫實性,劇本更為貼近生活,反映當下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很真實。
《我們倆》中就是老太太和女孩子不斷的鬥嘴,《小山回家》中是一個民工的北漂生活。
第五代導演總想透過自己的作品教育觀眾,感染觀眾,所以他們反思歷史。
他們批評第六代導演的圈子太小,思想淺薄,太過小資情調和自我意識太濃。
第六代導演覺得自己是在紀錄生活,直面生活,更為貼近,深入平民百姓的內心。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