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淹知青州,路過穎州,特向朝廷推薦呂公著、王安石和司馬光三人。
皇佑四年五月(公元1052年),王安石正任舒州通判,突然得到范仲淹卒于徐州的噩耗,不禁嚎啕大哭,淚飛頓作傾盆雨。悲痛之後,他寫了《祭範穎州仲淹文》,“遂參宰相,厘我典常,扶賢贊傑,亂冗除荒……神乎孰忍,使至於斯!蓋公之才,猶不盡試。肆其經綸,功孰與計?”高度稱讚范仲淹領導的“慶曆新政”,為改革半途而廢表示無限惋惜。我估計,王安石大概就在那時候,慷慨激昂,毅然立下“矯世變俗之志”,並在暗中發誓:“如我為相,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一定要,――‘將改革進行到底’!”
熙寧二年(1069年),受神宗皇帝趙頊信任,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他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積極推行“熙寧變法”。為了改革成功,王安石不惜與絕大數親朋好友斷交,如好友司馬光、曾布、歐陽修等、弟弟王安國等。可是,“熙寧變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硬反對,加上改革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大多數改革派人士的急功近利、盤剝逐利行為,導致改革的徹底失敗,王安石也背上了黑鍋,被辱罵了近千年。當然,改革的失敗,王安石的過於自信執拗、欠缺大度圓通的個性缺陷,也要負一些責任。
我有時想:“范仲淹的名聲之所以遠超王安石,大概也有他的改革未能完成的緣故罷?”歷史上的改革者,如商鞅、趙武靈王、張居正、光緒等,幾人有好名聲、好結局?“改革確實是要付出代價的,其中就包括改革者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包括他們的生前名譽,身後是非。”(易中天語)
熙寧九年,三十三歲的王雱去世。年老多病的王安石喪失獨子,悲痛難抑;再加上變法派內部的重重矛盾、改革的舉步維艱,使他心力交瘁,對改革前景極度灰心、絕望。他很堅決地辭去相位,到江寧隱居,並築了座“半山園”,自號“半山老人”。以後,他騎著一驢,出入寺廟,吟詩唸佛,結交高僧,清心寡慾,儼然如出世之人。
在此期間,他逐漸放鬆心情,慢慢從喪子之痛、仕途失意中解脫出來,還做了數首小詞。這些小詞,筆調恬淡自然,均敘寫閒適生活、村野情趣與故作放達的情懷。
如《浣溪沙》:
“百畝中庭半是苔,
門前白道水縈迴。
愛閒能有幾人來。
小院迴廊春寂寂,
山桃溪杏兩三栽。
為誰零落為誰開。”
《菩薩蠻》:
“數間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裡。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這兩首描繪春景的詞,語言清新,指事類情,幾近白描,貼切自然,有“小院迴廊春寂寂”的日景、“梢梢新月偃”的夜景,有“山桃溪杏兩三栽”、“花是去年紅”的明麗色彩,也有“黃鸝三兩聲”的聲響,“愛閒能有幾人來”的“閒”字,從分體現他的淡泊寧靜情懷。
脫下冠帶蟒服的王安石,從重樓飛簷、雕欄畫棟的相府走出,居住在臨水的“數間茅屋”裡,毫無“退休後的失落感”,反倒是身著“窄衫短帽”,陶醉在溪水、山桃、溪杏、垂楊、黃鸝、新月的鄉村美景了,重新獲得了心靈的寧靜。
最令王安石想不到的是,正當他過著孤寂寥落的晚年生活時,經歷了“烏臺詩案”、貶謫黃州後的政敵蘇軾,這次前往汝州,路過金陵,特地前來拜訪他。
這不免令王安石又驚又喜。一大早,他就騎著野驢,等在了岸邊。蘇軾望見他的影子,連帽子都沒戴,就趕緊從船裡,奔出來迎接他,並向他深深地拜了一下,道:“子瞻今日失禮了,竟敢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