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不是迫切的殺敵情緒,而是冷靜的心態。
否則,容易出岔子!
大略判斷出去追擊孟、林二人的偽軍所走路線,迅速地熟悉一下地形,做好迎擊準備。
剛才的偽軍招供,外圍還有他們一個班兵力!
這些長年為匪,又接受小鬼子軍事訓練的偽軍,可不是輕易能夠打發的。
可不能剛剛擺脫敗走麥城窘境,又陷進大意失荊州的困局。
找一堵合適的矮牆架好步槍,尋著一個百餘米外突兀的焦炭狀木柱。
瞄了瞄,放上一槍。
拿著武器,最好先找到自己的使用感覺。
否則跟拿棍子的區別,也就是一個能響得嚇人、一個只能敲敲打打。
瞄準點在柱子中部,彈著點卻接近頂部,瞄準線偏高。
再用另一杆瞄準、射擊,只擦著黑柱右邊飄飛。
不由得有些意外!
難不成,就因用上古董步槍,自己的射擊水準,居然如此之差?
(首先感謝支援、點選的書友們,尤其是會員書友筒子們!仰仗大家的支援,擠進入軍事簽約新書榜尾巴。知足的同時,渴盼大家的鼎力支援,多多收藏、推薦。筒子們哪,可千萬別吝嗇書架位置、推薦票票哦!呵呵,給點寶貴的信心哈!)
………【第十三章 獨狼出擊(三)】………
稍微仔細打量,忍俊不禁!
原來是偽軍們對槍支做了些手腳!
兩支步槍,一支漢陽造,卍字標記夾在“漢式”二字中間。
另一支卻是奉天兵工廠(沈廠)的,篆書“東”字標記十三式(也稱遼十三式)。
兩種槍都有毛瑟血統,都用7。92彈,但漢陽造與十三式的槍栓不能互換。
因為遼十三式的槍匣內沒有設計引導肋,撞針也與三八槍類似採用內建彈簧,槍匣上還設定了兩個減壓孔,典型的德國毛瑟與日本三八混血。
張作霖苦心經營東北,奉天兵工廠自12926~1927年間開始生產十三式。
起初月產量約四五百支,後來達到四千餘。
但九一八事變後,奉天兵工廠卻成了日本軍部四大兵工廠之一,另三個是,東京小倉、愛知名古屋、韓國仁川。
戰亂中的槍支武器,是生命的關鍵保障,說偽軍們不愛惜,那是誤解。
儘管不少偽軍數典忘祖,但他們骨子裡那份狡黠卻不曾改變,拿到槍支多半會依據自己喜好做些小改動。
有的是根據自己的視力習慣,做出粗暴型的“校槍”。
有的乾脆是故意整點小伎倆,讓其他人拿了槍也無法正常使用。
像現在這杆漢陽造的刀片型準星,上部被銼掉部分。
打百米距離目標,大約只有標尺打到五百米卡齒上,才能抵消。
而遼十三式則是偏向磋磨了部分,若非使用者心知肚明,十有**要飄飛。
遇到這樣的暴力型校槍法,不能“以暴易暴”。
要以為將漢陽造的表尺照門下銼一點,或把遼十三式的準星對應銼去一些就成,那可錯嘍。
新茬口反光強,更容易虛晃的!
只能是暫時將錯就錯,適應並排除這樣的“錯誤”!
瞄準點還是黑柱中部那塊白斑,漢陽造彈著點偏上約莫巴掌寬度,十三式的則正中目標。
這樣,至少不再瞄腳尖卻打腦袋,想打心臟卻連手臂也擦不破。
熟悉罷步槍,拿張屠夫的駁殼槍看看。
二十響滬廠造,要是真的,比德國原廠的差不了多少,算是好槍。
子彈有兩個滿匣,另二十幾發,還算多。
偏了偏槍